斂財「鮭魚之夢」 VS 行善「鮭魚之光」

斂財「鮭魚之夢」 VS 行善「鮭魚之光」

「鮭魚之亂」中最具爭議的來自一名改名為「張鮭魚之夢」的男大學生,他先因以為自己改名次數已達上限,在鏡頭前落淚,之後他再被爆料,指他在餐廳「兜售」自己的免費資格,傳出他被餐廳列入黑名單。不過,也有一名的大學生把節省下來的餐費捐給慈善機構,被稱作「鮭魚之光」。

台灣YouTuber陳岳揚在活動結束後的上周五(19日)上載影片,指他在台中壽司郎店外遇到張鮭魚之夢,張鮭魚之夢當場問陳要不要一起吃,只收他300元新台幣(下同,約82港元),陳答應,對方也在現場湊了六名不認識的人一起吃壽司。陳表示,張鮭魚之夢後來在店內不停對其他人說,「要不要幫忙付錢,400元(約109港元)吃到飽」,又在網上組團吃壽司,後來傳出他已被列入壽司店的黑名單。張鮭魚之夢昨否認陳的指控,並要求陳停止揑造訊息。

■周士恩把節省下來的餐費捐給慈善機構。

男子加碼捐餐費獲表揚

不過,也不是所有改名的台灣大學生也如張鮭魚之夢般具爭議,原名周士恩的男子改名後,與朋友吃了三頓壽司,合共省下約7,000元(約1,911港元),之後自己加碼,湊夠一萬元(約2,730港元)捐給慈善機構,他指自己要「改名是為了青春熱血、好玩,而且取之於鮭魚,用之於社會」,其中一個受惠機構老五老基金會也留言感謝他。網民亦留言支持,「你是我們鮭魚之光」、「一樣鮭魚之亂,你留下了正面影響力,有些人只留下滿桌醋飯」。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