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國開倒車 退出護女性公約

土國開倒車 退出護女性公約

土耳其政府昨日宣佈退出旨在保障女性免受暴力的《伊斯坦堡公約》,被視為總統埃爾多安進一步推動保守派議程的舉動,再偏離歐盟的主流價值觀。

原為首個落實國

《伊斯坦堡公約》於2011年獲歐洲理事會通過,要求締約方立法起訴家庭暴力、婚後強姦和女陰殘割等行為,是全球首份打擊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具約束力的條約,至今得到45個國家和歐盟正式簽署。土耳其2012年成為首個落實該條約的國家,如今卻宣佈退出,被質疑是人權倒退。

土耳其勞工及社會服務部長塞爾丘克沒有解釋退出的原因,只稱土耳其法律能保障女性權益,承諾會以零容忍的原則打擊暴力。但主要反對派「共和人民黨」副主席格克琴批評,放棄條約代表「維持女性是二等公民,任由她們被殺害」,揚言會盡力爭取挽回條約。歐洲理事會秘書長布里奇則形容條約是國際社會保護女性的「黃金準則」,認為土耳其的決定帶來重大挫折。

女權組織「我們將停止殺戮女性平台」指,該國去年有300名女性被殺;世界衞生組織也稱38%土耳其女性曾遭另一半暴力對待,遠比歐洲的25%高,顯示當地女權狀況值得關注。不過,條約仍被國內保守派認為會破壞家庭團結和鼓吹離婚,而內容理解性別不單是生理特徵、也是社群種類的部份,更被指幫助性小眾爭取社會接納,保守派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去年已提出要退出。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