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征戰NCAA疫市獲贊助 香港女籃捱出頭 陳欣汶首位女港將戰NCAA

話題:征戰NCAA疫市獲贊助 香港女籃捱出頭 
陳欣汶首位女港將戰NCAA

本地籃壇因疫情復賽無期,但一眾球員仍在逆境耕耘,為追夢努力。19歲的陳欣汶(Yannie)上月獲美國波士頓Emmanuel College取錄,成為征戰全美大學體育聯盟(NCAA)籃球賽的港產女將第一人。另外,今年25歲,去年從香港理大畢業,褪下學生運動員的身份的李祉均,更成為Red Bull贊助的首位香港籃球員,她盼自身經歷鼓舞香港女子籃壇,足證香港籃壇巾幗不讓鬚眉。

記者、攝影:許嘉明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畢業於協恩中學的Yannie贏遍學界賽,曾在這支學界常勝軍中擔任隊長的她多次在精英賽、邀請賽及馬拉松中得最有價值球員。Yannie正於香港中大教育學院體育運動科學系就讀二年級,她曾想過像部份師兄姐一樣,畢業後執起教鞭,過安穩生活,但她約年半前在體能教練盧永君(Will)鼓勵下,萌生挑戰NCAA的念頭:「在認識Will前,我沒想過到外國打球,只是見步行步,盡量延長籃球生涯。」曾在美國挑戰NCAA的Will看中Yannie有力外闖,於是提供免費訓練,助她達成目標。過去跟隨協恩到台灣及日本等地集訓早令Yannie眼界大開,並了解自己跟國外好手差距,因此當Will問她有沒有興趣赴美升學時,她毫不猶豫說好。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赴美留學父母反對變認同

Yannie在追夢中面對不少難關,一方面要說服家人,另一方面又要向美國大學教練自薦,爭取獎學金升學。香港籃壇只屬業餘,Yannie坦承家人擔心自己前途:「對家人、甚至對以前的我而言,沒想過打球可成終身職業,始終在香港,尤其是女生,單靠打球實難以維生。」Yannie續指家人向來保護自己,又擔心自己毫無計劃下赴美,因此最初並不理解為何堅持到美國升學打球,雙方關係一度鬧僵。她笑言幸得協恩恩師任明敏幫口,跟家人解釋想法,自己也跟父母溝通,終獲雙親支持:「我跟家人曾因此事有拗撬,他們覺得我沒弄清楚所有事情,想走就走,而且我一開始找的學校,他們也不太滿意。後來我搜尋更多資料,他們便放心一點。」

Yannie坦言疫情襲港前已有明確目標,專心為考取獎學金赴美留學努力:「我真的很喜歡打籃球,一整年無法比賽難免失望,幸好在疫情前已定目標,可盡力維持狀態,希望重返球場時打出表現。」她更笑稱或許自己的付出打動了家人:「家人見到我有明確目標,也看到我這年的成長,他們也替我高興,並支持我做喜歡的事,因為這是屬於我的人生。」

說服了家人,要找到心儀的學校也並非容易的事,身高1米73的Yannie曾向多間學校自薦,並經歷一次又一次失敗。疫情令出入境限制更嚴謹,大大提高Yannie赴美難度,「有很多學校拒絕了我,可能因為已收生滿額,又可能我身高不夠,而且我的比賽片段是兩年前的,教練會覺得這不是最新的資料。」她表示漫長的等待教人煎熬:「始終香港籃球知名度不高,就算你打甲組,美國大學的教練也不了解你的水平;即使你是港隊成員,他們也只知道這是一支代表隊。」

■陳欣汶(中)想赴美打球,曾與父母(右一、二)關係變差。

■陳欣汶8月將赴美升學,在美同學拍片為她打氣。

跳出舒適圈盼望學習獨立

Yannie在上月公佈喜訊,宣佈獲Emmanuel College取錄,她在今年8月尾將赴美,預計修讀體育管理相關課程。雖然她獲得四年獎學金,但並非全額資助,故她仍要負擔學費及食宿費用等開支。Yannie認為隻身赴美確實跳出舒適圈,她也盼望自己變得獨立,更笑言在打球之餘,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學生身份,因為學業成績不達標的話,就有機會失去獎學金及落場資格:「Ms Yum經常強調,我們要對自己有高要求,無論學業、打球或待人接物上面都要,這點對我影響甚深,讓我知道自己要為人生負責。」

■陳欣汶(左)受體能教練盧永君(右)鼓勵,決定到美國讀書及打球。

專注外投訓練適應二號位

這位香港00後好手赴美後,將征戰NCAA第三級別賽事,現在她的訓練課表也是為赴美準備:「始終外國人較高,我打二號位的機會多點,現時練習也會注重外線投射。而且要加強對抗性,適應多一點碰撞打法。」成為職業球員是不少港將目標,Yannie笑言亦有此想法,但她卻不願想太遠:「我都想挑戰職業,但先要在美國打出一定成績。沒有人知道四年後會發生甚麼事,我希望身邊仍有籃球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