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如果植物會說話

詠物誌●如果植物會說話

農曆新年過後,總會見到滿街連盆被棄置的桃花、金桔;搬屋、搬寫字樓甚至移民,又不時遇上生機盎然的植物被無視、被拋棄。一花一世界,你掌控着花草的世界,但植物在都市人心中卻往往只是裝飾、點綴。未必人人像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Jean Reno,總是帶着心愛的盆栽流浪。曾扎根在同一空間、朝夕共對、互訴歲月呢喃的關係,竟比幼苗脆弱。

甚少聽人家說,家傳之寶是一棵植物吧?

跟「抱趣堂」主人謝宏中飲酒聊天,就談到他家中兩盆珍貴的花旗杉。珍貴不在於價值,而是回憶千金不換。

「那是我爺爺留下的,自二姑丈去世後,已養在我家逾三十年。」步入耄耋之年仍聲如洪鐘的謝公說。

謝宏中絕對是個留戀舊物的人,身在他過萬呎的工作室連儲物倉庫就能感受到。中西畫作、石頭、家具、古玩等等,他無寶不落,或許是遺傳自有名銀幣收藏家的太公的鑑寶基因。惟他更重視的,是情。

謝公形容,祖父「十一叔」(家中排行十一)謝朗犀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在亞細亞石油公司工作。認識的人都讚他與世無爭,工作之餘他酷愛美食也醉心培養花草,「他那神奇的移花接木絕活不可思議,紙包雞也是他發明的。」那時謝家在廣州是個大家族,從舊照中就看到大宅園有大花園與石山,應該也是祖父悉心設計與栽培的。

愛拈花惹草 接手兩株杉樹

謝公憶述,爺爺愛植物如命,會為一盆植物寫洋洋的千字文。謝宏中為家族四代編寫的五百頁精裝巨著《拾壹宅》,猶如一個世紀的縮影,當中更特別刊登了祖父親筆所寫的《記盆栽花旗杉歷盡滄桑史話》,記載這兩株杉樹樹苗於一九二八年來到謝家,當年是爺爺跟岳父陸子瑩在廣州城隍廟何錦記花舖以每株二毛錢買回來的,共買了四株。

「不覺已廿五易寒暑,而此杉生意盎然,大有欣欣向榮之勢,嶙峋蒼勁,尤勝昔時。丈人手澤得以長存,余顧而樂之,不禁有滄桑之感……」看到謝公祖父的手寫白話文,真情流露,估計他跟最憐惜花的林黛玉不遑多讓。

「這篇文章或盆栽對任何人都可能沒有甚麼意義,唯獨對我而言,關係至深。」謝公說,看完爺爺的手記不禁汗流浹背,感責任重大。所以他不時會將兩株西洋杉之現況公諸家人。「將來誰來接班?基本條件是喜歡拈花惹草,對盆栽有一份真感情。」

謝宏中祖父親筆撰寫《記盆栽花旗杉歷盡滄桑史話》,記載兩株杉樹樹苗於1928年來到謝家,今日還會有人寫購物手記嗎?

受不住童子尿 爺爺發現罰企

謝公回憶,祖父自亞細亞退休後在沙田創辦「沙田酒家」,經營多年後交由親人打理,便搬到上水金田村的暢園 (Merryland)居住。暢園佔地很大,是六叔啟昶的產業。祖父退休後養鵝、養馬騮、養狗、養魚之外,還建了兩間蘭花屋,終日研究用蒸的白飯培養蘭花胚芽;跟不同顏色的玫瑰打種;將不知甚麼花切入接枝在桃花梅花、梨花樹上,「總之將花花世界大融和,以長出奇花異草為樂。」

有家族成員分享四五歲時的回憶,指小時候九華徑爺爺的屋外有幾級花槽,某天他人有三急就在花槽間小解,估計小植物受不住他的童子尿而出現異象,結果天網恢恢被爺爺發現被判極刑,罰企在一棵小樹旁,可見謝宏中爺爺愛植物的程度。

謝公最懷念昔日每到周末或假日,謝家上下的指定節目是去上水探爺爺,嬉水、攻打四方城、賞花採花、打籃球、趕鵝,夜幕低垂便圍在圓桌淺飲狂食。

植物不會說話,不像寵物會跑會叫會撒嬌。但這兩株花旗杉的確像有記憶、能通靈的寶貝,時刻提醒謝家四代美好回憶的吉光片羽,and many years to come。

鄭天儀

文藝平台「The Culturist 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