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情戲院擁躉稍安勿躁,有得揀,我當然一定揀去電影院看電影,不過親愛的,殘酷事實擺在眼前,自從去年十月底法國戲院大門上鎖之後,至今幾乎五個月,根本沒有任何選擇,香港就話年初七榮光歸銀幕啫,巴黎依舊處於黑暗時代呀,一係咬緊牙關乜都唔睇,否則只能透過電視、電腦或者手機和電影發生關係。寧為玉碎這種高貴的情操我不是沒有,但如果連娛樂都那麼執着,豈不是把原本高貴的情操搞到cheap晒,就像日光日白都着住件晚禮服招搖過市,點會仲有人覺得三更半夜身光頸靚華麗登場馨香?既然對留戀八十年代香港影壇黃金時代的老餅嗤之以鼻,笑他死牛一邊頸不肯與時並進,為什麼抗拒觀影新常態?講到明煮飯仔,何必堅持非得衣冠楚楚去酒樓才進食,坐在家裏笠記牛記開餐不是更舒服嗎?
而且不要賴晒武肺拖累戲院,串流的大趨勢,約莫十年前已經山雨欲來,分影壇一杯羮是遲早的事,就算你嫌一七年奉俊昊導演的《玉子》偏門,一八年墨西哥的《羅馬》大殺金球獎金像獎,「世鈞,我們回不去了」指的是什麼,簡直有目共睹。今屆奧斯卡八部最佳影片入圍作品,《曼克》和《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同為Netflix製作,前景如何毋庸爭拗。作為媒介,串流還真有股自由民主氣息,譬如上星期高先戲院臨時抽起《理大圍城》,原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社交平台便立即有人發起合力推薦運動,以爬山的堅毅氣力知會Netflix採購部,希望他們能夠安排上架。單單因為這樣,我就認為串流十分抵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