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疫情初起不久,便是賽馬盛事打吡大賽,打吡乃譯自Derby(英國發音),若用美國式發音,便是der-bi,不是da-bi了,既然是音譯,何故原來寫成打吡,不用打比?本來無傷大雅,但馬圈前輩張福元先生精研英國賽馬,卻以為用電腦打字機,「打比」較「打吡」更省時,不用「口」傍嘛,馬會諸公不知會否考慮此細微之處,以後把「打吡」改為「打比」?
時間過得快,疫情期間苦中作樂,又到2021年打比大賽了,還記得2020年打比,兩位朋友有幸參加,雖然估計難與「金鎗六十」匹敵,但養馬能夠參加打比的馬主,為數不多,參賽打比,是馬主的夢想;兩位朋友都邀請左丁山到沙圈觀賽,到了最後一刻,有親人自英國返港,限於馬會的社交檢疫要求,為慎重計,左丁山只好放棄到馬場見證打比大賽。馬會的管理疫情的措施認真,可說是全港最嚴格,騎師練馬師馬伕等等皆常檢測,未有健身室群組染疫之前,馬會已強烈勸喻騎練人員不要到公共食肆吃飯飲茶,一年多以來,香港賽馬能順利舉行,把疫情拒諸門外,馬場內完全「清零」,馬會盡顯功力。
今日沙田打比大賽,有14匹參賽馬,有幾個特點,(一)大馬房佔最多份額,蔡約翰三匹:「勁博」、「幸運快車」、「銀馳」;告東尼兩匹:「幸福老撾」、「包裝永旺」;希斯兩匹:「包裝永勝」、「倬躍錦標」;韋達兩匹「將王」、「恭喜發才」;苗禮德兩匹:「勇戰神駒」、「智慧神駒」。上述馬房已佔了11匹。(二)以馬主計,榮智健兩匹,余潤興父子兩匹,李文斌兩匹,三家人佔了六匹,是罕見現象,同馬主/同馬房馬,究竟那一匹是主力,很傷馬迷腦筋。14駒之中看來沒有一匹是「金鎗六十」之類的穩勝馬,實力非常平均。細看過往賽績,有4號「包裝永勝」(傳聞身價千六至千七萬),5號「飛輪閃耀」,7號「將王」及8號「勇戰神駒」四駒曾跑過2000米,晨操則以7號「將王」、8號「勇戰神駒」及10號「銀馳」最積極。簡單地看,7號「將王」與8號「勇戰神駒」兩匹可看高一線,但冠軍騎師莫雷拉老早選擇1號「澤心星」,不作他想,每一位騎師都望贏打比,名利兼收,莫雷拉是否已認定「澤心星」贏打比機會最高?今年打比水準不是最高,就是因為平均,更有趣味性。左丁山的選擇是2,4,5,7,8五駒互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