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方學者田飛龍指香港有「忠誠的廢物」,香港建制派受傷害,葉國謙反指田飛龍是「廢柴學者」。兩廢相爭,醜態百出,而此廢不同彼廢,二者之間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田飛龍罵香港建制派為「廢物」,當然不是他的發明,這種話豈可隨便說?當中共對香港建制派愛護有加時,豈容小小學者胡說八道?「忠誠的廢物」聽來,像是中共高層內部講話的口氣,中共已準備整頓香港建制派,田飛龍心領神會,借來一用而已。
葉國謙感覺受辱,憤而反嗆,可惜昧於時勢,不會有好結果,枉他做了多年人大代表,尚未摸清中共的政治門道。
中共收回香港,以一國兩制為誘,麻痹香港人接受《基本法》。若中共真心只管外交與國防,遵守港人治港原則,香港不會有今日。可惜中共偷天換日,逐漸染指香港管治,而香港人又不接受中共的獨裁制度,衝突由此產生。
「回歸」二十三年,歷經董曾梁林四朝,無一朝不出事,事情越鬧越大。老董搞出二十三條大遊行,梁振英搞出港獨和佔中,到林鄭更搞成反送中。現在回頭看,只有曾蔭權沒有那麼「廢」,他還主導了金融風暴轉危為安一仗,只是那一場「起錨」之戲有點搞笑而已。
中共原本以為,走了肥彭換上老董,香港就照中共意旨運轉,誰知機關算盡百密一疏。老董一人入朝,單人匹馬,無法對付港英留下的整個沉重的政府機器,政府上下都是港英舊電池,以各種舊規章制度抵制。老董又搞了個「主要官員負責制」,從外面找自己人去鎮住各政策局,結果還是差強人意。
內有各級政務官抵制,外有地產黨、新界黨等利益集團扞格,再加上土共分餅仔之心熾熱,行政長官「郁不得其正」。香港之亂,除了港人與中共本質上的價值觀對立之外,就是建制陣營內種種「老大難」問題。
香港每下愈況,中共不插手唔得,插手又處處受制,中樞之惱火可想而知。林鄭上台沒有做好事,倒是整一鑊反送中給中共嘆。這是林鄭與王志民狼狽為奸搞出來的,港澳辦知情但失察,事後王志民出局,張曉明貶官,中央都算賞罰分明。習近平曾口出怨言,說「誰惹的麻煩誰去收拾」,若說林鄭不是「廢物」,習近平心能平嗎?
中共因香港損失慘重,一國兩制破產,台灣朝野離心,國際觀瞻惡劣,強敵環伺,如果這樣的香港官員和建制派還不是「廢物」,那天下就沒有廢物了。
國安惡法自絕於世界,「完善」選舉制度又「完善」了假民主真面目,中共一肚子無名火,自然要出在香港建制派身上,說你們是「廢物」,還要加上「忠誠的」,已經夠給面子了。
「廢柴」終究是親子的廢柴,「廢物」卻始終是外戚的廢物,內外親疏有別,從廢柴到廢物有多遠,就是心腹與手腳的距離。
早前范徐麗泰說一國兩制只包括經濟和金融,不包括政治體制,這種廢話連中共都聽不下去,范徐便是如假包換的「廢物」。葉國謙不讀歷史,不知中共收拾地方主義一樣心狠手辣,政治嗅覺遲鈍,也只配歸入「忠誠的廢物」之列。
中共有國安法在手,又「完善」了選舉制度,日後就落手整治政府架構了。早前有中港官員交換培訓之說,又有強制政府僱員宣誓的安排,左媒開始清算政務官,中共即將以大陸官場文化改造特區政府,理順日後治港之策。
近日規管地產黨、整治新界黨的風聲初起,建制派爭地盤暗湧頻見,香港民主派處低潮,中港建制惡鬥卻已甚囂塵上。日後「廢柴」鬥「廢物」,「廢物鬥廢物」,鬥到天昏地暗,而香港之沉淪將不知伊於胡底。
方圓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