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 - 杜杜

說謊 - 杜杜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達只有將謊言更為神速地送到天涯海角,無孔不入。我們已經活在一個將謊言和真相緊密交錯結合的時代,各人只有為了利益而經營自己的一套真實,所謂alternative reality是也。問題是兩個或甚至更多的另類現實碰頭,同時出現,那我們又如何作出判斷和選擇?通常我們也只會選擇有利於自己的那一種現實而已。所以挑選陪審員,原則上盡量選和被告原告完全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因為在理論上這樣的陪審員比較能夠客觀地去作出判斷。單憑着一己的經驗和利害去作出的判斷肯定荒謬可笑:「我就不信他殺人;他從來也沒有殺過我。」為了利益,敵對的兩方會盡量將對方陋化,而呈現自己美好的一面,而背後支持的羣衆亦用極端的字眼互相指罵。一般來說,將正反兩方的意見對話加起來除二,得出的結果有時會比較接近真相。通常我們要偵查謊言,先得明白說謊者背後的動機,然後就是他說謊之際用了甚麼技巧。

為甚麼人會說謊?因為說真話不能達到目的。說謊是為了利益。但是有一種說謊純屬為了開心娛樂。小孩子說自己遇到神仙或發現寶藏,那是創作奇幻歷險小說的開端,本來無傷大雅,但也有可能是為了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有系統地發展下去,也大有可能成為一個attention seeker,甚至是pathological liar。伊索寓言「狼來了」就是一例。更有一種善意的白色謊言,這裏不論。

至於說謊的技巧,請容許我引用一段美國作家史坦培克在小說「伊甸園東」裏面的一段話。書中的凱蒂是邪惡的化身,天生沒有良知,正如有些人天生缺手缺足。他這樣描繪凱蒂:「凱蒂的謊言從來都不是無辜的。她說謊的目的是為了逃避處罰,工作,或是責任,為的是獲得利益。多數的說謊者會露出破綻,因為前言不對後語,又或者謊言碰上了無可置疑的事實。但是凱蒂說過的謊言她全都記得,並且自成一套非常有效的說謊技巧。她的謊言盡可能貼近真相,並藉此製造煙幕。她還有另外兩種方法,將謊言和真相混在一起,又或者把真相當作謊言來說。這樣一來,人們會發現她的一些謊言原來是真相,因此她其他的謊言也就可以混入其中,以假充真。」正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假互為煙幕,化成一片混沌;所以天下大亂。

盡量將謊言接近真實,固然高明:在假裏面摻和了一些真,效果特佳。把真的當作假的來說,更加高明,因為這樣更加混亂了。弄得真假難分,因而乘亂從中得到利益。

辨識謊言的三大要點:保持客觀,偵辨說謊者的動機,分析說謊者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