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移民潮下遺棄動物個案上升,位於八鄉馬鞍崗的阿棍屋動物暫託中心去年起平均每月接收三、四隻移民遺棄的動物,累計有30多宗個案,大多數是年老病狗。現時中心已瀕臨爆滿,無力再接收大型狗隻,「我能力仲有幾多?當我哋所有暫養中心全部爆晒時候,佢哋去邊?漁農署(漁護署)囉,唯一一條就係死路」。
阿棍屋現時收容逾140隻動物,包括貓、狗、山羊、烏龜和雀鳥等。記者入內採訪時,數十隻狗吠聲震天,十分興奮。中心創辦人謝婉儀(Ivy)說,疫潮下減少義工探訪,狗隻見到陌生人特別開心,以為有人帶牠們出外散步。眾多狗隻中,12歲唐狗芊芊靜靜待在籠內,顯得格格不入。
芊芊是移民遺棄個案之一,牠要定期服食甲狀腺藥,舊主人聲稱狗隻搭飛機不准服藥,認為芊芊無法捱過移民檢疫程序,將牠送到阿棍屋。Ivy說,芊芊遭遺棄後心情低落,「自己匿埋一角,甚至乎唔食嘢。我哋掂都掂唔到佢,去到近呢兩個月就開始好啲,肯畀我摸、肯畀我掂,但你見佢個樣都係好悶悶不樂」。
12歲的Milky和13歲的Mocha是雪橇犬,原主人去年移民去英國,委託朋友照顧兩隻老狗,但該朋友最終將牠們送到阿棍屋。Ivy指老狗會不定時大小便,一般人未必有能力、時間和心機照顧牠們。中心現時每月收到三、四宗移民遺棄個案,已無能力再接收大型犬,「試過之前有個案,佢一次過(遺棄)四隻唐狗,我話我真係做唔到,我真係接唔到。你話佢之後點處理?我真係唔知」。
現時暫託中心容量接近飽和,Ivy擔心遭遺棄的狗隻會被送到漁護署,若無人認領恐被人道毀滅,「我試過喺漁農署接啲狗仔出嚟啦,亦都知道佢係因為主人要移民,所以將狗仔拎去漁農署」。她每次遇到遺棄個案都會鄭重詢問主人,「你交得畀我,我已經話你聽佢哋日子唔多,你哋唔好後悔囉。」
記者問,有主人後悔嗎?Ivy苦笑:「哈哈哈,冇呀……」大部份移民主人沒有跟進動物情況,「佢哋可能當係一個玩具,或者已經唔當佢係屋企人,所以直情問都冇問呢樣嘢」。有原主人更至今未寄回狗牌,「我處理唔到狗牌,我唔可以出領養。加上疫情,一路一路囤積狗仔喺度,做唔到領養人」。
單靠收容中心不是長久之法,畢竟年老貓狗來到新環境,很容易有情緒和適應問題,部份短期內離世。Ivy呼籲港人移民前了解不同國家的檢疫政策,盡量帶動物一齊離開。若飼養了年老貓狗,可考慮待牠們百年歸老才移民,「講真句,佢哋𠵱家都12、13歲囉,仲有幾多時間啫?點解唔等埋少少時間先選擇移民?」
寵物移民公司Pet Holidays提醒,部份老犬需要每日服食一次或兩次甲狀腺藥,可安排上機前先服藥,未必影響移民,即使相關地區要求隔離檢疫,主人亦可向檢疫場所申請安排狗隻服藥,故藥物問題不一定令移民失敗,詳情應諮詢獸醫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