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用《辛丑條約》照對比 煽民族主義

官媒用《辛丑條約》照對比 煽民族主義

【本報訊】這次中美高層在阿拉斯加的會談,現場氣氛罕見地火爆。雙方首輪會談結束後,內地官媒的民族主義「大內宣」即排山倒海而來。《人民日報》昨在微博特意以清廷與八國聯軍簽署《辛丑條約》的圖片,與這次中美高層對話的照片並列,吸引不少內地「小粉紅」留言指:「中國已不是之前的中國,中國有底氣。」有學者分析,中方這種煽動民族主義的內宣只為掩飾外交上的失敗。

《人民日報》把這兩張圖片並列,因兩圖的時代分別是1901年和2021年,同樣為辛丑年,帶出中國經歷了兩個甲子、即120年後已今非昔比的訊息。圖片讓不少小粉紅大為興奮,在網上表示「中國開始真的強硬起來」、「我好像不小心生對了地方,也生對了年代」。《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指:「這是中美兩大國前所未有的公開面對面交鋒,極具象徵意義。它告訴美國人,他們不要再假裝可以對中國指手畫腳了,那個時代早已結束了。」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會上的發言亦成為大內宣材料,當中一句「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被小粉紅廣傳,「居高臨下」一詞更被不少內媒在報道這次中美高層對話時上題,如「中方發出最強音: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等,營造中國國際形象。

不過,翻查中美雙方會面片段可見,楊潔篪僅曾表示:「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未有親口提到「居高臨下」。直到新華社發佈楊潔篪講話稿時,才出現「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一句,並獲不少內媒爭相引用。

■《人民日報》昨將簽署《辛丑條約》的圖片與中美高層對話的照片並列,指中國已今非昔比。

學者:大內宣掩蓋外交失敗

內地政治學者吳強表示,這次中方在阿拉斯加的中美會談無疑是一次外交上的失敗,因此內地官媒等為了掩蓋外交失敗,便以上述的報道方式對內煽動民族主義,這種大內宣手法對國內民眾而言一直有效。這讓民眾不會意識到中國目前在外交上面臨的困境及孤立,只會仍然認為中美間的對抗均由美方造成,這亦是中方慣常轉移國內矛盾的手段之一。

吳強續指出,官方這種煽動民族主義的宣傳手法早已經擴展至外交範疇,中國近年「外交戰狼化」就是宣傳取代傳統外交功能的特有現象。他更直言「中國現在是沒外交的狀態」,這情況必定導致中國在外交場合上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