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灣仔區議會周四召開體育事務工作小組首次會議,縱使過去年多未有向區議會交代進展,但民政事務局官員透露下半年將向區議會提交重建香港大球場計劃,議員形容計劃勢在必行。
政府於2019年提出重建大球場,由全港性體育設施降格為地區運動場,座位由約40,000減至約9,000個,並加設田徑跑道。計劃預計在2023年展開,似乎是配合同年落成的啟德體育園,也有傳政府堅決改建大球場,並加設跑道取代灣仔運動場。
政府改建大球場計劃曝光後,未再向灣仔區議會交代,灣仔區議會昨召開體育事務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其中一項議程為向民政局書面查詢計劃進展;民政局書面回覆,改建香港大球場為善用體育用地,以及將不同體育設施合理分工,從而達致推動體育長遠發展,並重申重建後大球場不會取代灣仔運動場。康文署代表林燕華在會上回應議員時透露:「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向區議會匯報重建香港大球場計劃的進展。」
議員張嘉莉會上質疑局方用上「進展」,意味計劃實際已展開,始向區議會匯報;體育事務小組主席李永財指局方未有諮詢便交計劃,重建大球場「勢在必行」。區議員麥景星要求官員解釋改建後,與灣仔運動場「分工」,林燕華指重建計劃由民政局牽頭,各區是支援及配合,資料跟2019年相同,沒有任何補充。「撐場大聯盟」代表陳智聰指可接受改善大球場老化設施,但希望政府考慮改建成可容納約20,000名球迷的球場,作為港隊主場及安排亞洲球會賽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