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疫情期間的體重管理(麥煒和)

醫字咁淺:疫情期間的體重管理(麥煒和)

公立醫院門診,個案一:「健哥(化名),請坐。」

「醫生,我上星期驗了血,結果如何?」

「不太理想,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糖化血色素(HbA1c,反映過去三個月血糖的平均值)和尿酸指數也踩界,『壞膽固醇』(LDL-cholesterol)更比去年的低位升高了兩成有多。」

「那是始料所及,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公司勒令所有僱員在家工作,子女也改為線上學習,太太忙於照顧他們功課,只好餐餐吃外賣,不是燒味飯、焗豬扒飯,就是乾炒牛河、魚香茄子炆米,加上健身室和其他運動場所關閉,吃下的卡路里無從消耗,半年下來重了十多磅,你說血糖、膽固醇怎能不高?」

「健哥,你再胖下去,恐怕連血壓也會失守。講真,吃外賣也可選擇清淡的,再者,地方許可的話,我建議你購置一部健身單車,或者每天落街慢跑五公里,只要持之以恒,血糖、血脂肯定比之前更理想。」

「醫生,我明白了,香港雖有疫情,卻不是放縱飲食或怠惰身體的藉口,除了防疫,我以後會多加注意生活習慣的了。」

個案二:「廣仁(化名),你體重比三個月前清減了數公斤。」

「唉,那要拜疫情所賜。」

「此話何解? 疫情理應不會直接導致體重下降,消瘦成因可以是糖尿病、肝病、肺結核、腫瘤、甲狀腺問題等,我會替你驗血和進行有關檢查,再者,節食、厭食或其他飲食問題也能影響體重,你最近胃口如何?」

「胃口沒問題,但吃得很少。」

「廣仁,胃口好反而吃得少? 那實在不合常理啊。」

「醫生,『常理』只適用於正常的世道,你認為現今的香港是正常的嗎? 我已失業零收入了大半年,政府的八百億甚麼計劃我一毛錢也沒有受惠,現在連食物都負擔不起,那有不瘦的道理?」

無言 ……

(按:以上兩則均為筆者所見改編。)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