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母稱年少遭強姦 醫生診斷未失判斷力

繼母稱年少遭強姦 醫生診斷未失判斷力

【虐殺女童案】

【本報訊】5歲女童疑遭虐待致死,其8歲胞兄亦受虐,兩童的親父及繼母被控謀殺等罪繼續受審。曾為繼母診斷的精神科醫生供稱,繼母自言年少時兩度被強姦,自此情緒低落及有失眠問題,又因照顧兒女而倍感壓力。辯方庭上讀出繼母的私訊,她向密友及丈夫指兩童不受教,「佢一講嘢…我就覺得好憎佢 」,又說「我打到自己驚,佢唔驚我驚」。醫生表示精神病患者的情緒並不會選擇性失衡,但繼母只在談及兩童時感煩躁,亦從未打親女。

案發於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青山醫院精神科醫生廖清蓉(圖)於女童繼母被捕後,分別於2018年及今年兩度診斷其精神狀態。繼母與廖會面期間曾談及過去,自言有自殘傾向,年少時曾兩度被強姦。其後她認識前夫,對方陪她墮胎,及後她與前夫誕下女兒Y。二人2015年離婚,繼母因而情緒低落。她翌年於微信認識女童Z及男童X的親父,即首被告,其後搬進對方的家。繼母透露與首被告的家人相處不愉快,最終與首被告及X、Y、Z搬回娘家。

指首被告會用暴力教訓兩童

繼母稱自此X及Z行為出現問題,承認曾以藤條打兩童,亦沒給他們食物,甚至綁着Z數十分鐘至兩小時,以免她「搣焦」。繼母指首被告較暴力,會以藤條及拳頭教訓兩童,她只以藤條及拖鞋體罰。繼母自言曾阻止首被告打兩童,但對方沒理會。

廖複述繼母的過去後,便向陪審團闡釋其專業判斷。廖直言會見繼母後,認為對方沒任何精神病症狀,指繼母表現冷靜有禮、沒有表現傷心或自殺傾向。雖然繼母自言被姦後,曾長期情緒低落及沒胃口;又因家務繁重而倍感壓力,常感疲累,惟廖指根據國際準則,繼母提及的情緒困擾並不符合抑鬱症症狀,因繼母並未對生活失去興趣,例如她經常與首被告透過微信通訊,兩人私訊逾一萬四千多條,不時與首被告說笑及表露愛意,又積極私訊密友,與密友看電影。廖認為繼母仍對社交生活感興趣,亦非持續感疲憊及低落,故不符抑鬱症病徵。

辯方盤問廖時,向陪審員讀出繼母與首被告的微信訊息,顯示繼母教育兩童時感氣餒,大壓力及無助。曾大呻「我都唔明點解我要承受啲咁嘅嘢」,又指只想「教返好」兩童,卻「受盡千夫所指」。繼母又表示「我好憎佢,好憎好憎。睇見佢就𤷪」,首被告回應「算啦」,又指「咁仲有咩方法?打又打到腫晒,餓又餓到冇感覺」。繼母亦向密友抱怨教育兩童的辛苦,又指應會停止打他們,「我打到自己驚」。

廖指繼母是壓力大及有情緒問題,但不代表患精神病,強調精神病患者的情緒不會選擇性失衡,但繼母只會談及兩童時感煩躁,況且從未打親生女Y。繼母曾坦承因害怕被人發現兩童的傷痕,才拒絕帶他們求醫,廖認為這證明繼母能衡量得失,有正常判斷力。

案件編號:HCCC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