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息逾1.7厘 港股升少截 分析:科技股短期仍受壓

債息逾1.7厘 港股升少截 
分析:科技股短期仍受壓

【本報訊】聯儲局派「定心丸」不足一日便失效。儲局政策聲明重申買債力度不變,利好港股昨早段飆逾500點,高見29596點。惟美國10年期債息午後升穿1.7厘,市場氣氛迅速轉弱,重磅科技股「ATMX」紛高位急回2%至3%,拖累恒指尾市升幅收窄至371點,收報29405點,成交1,745億元。

分析預計,債息短期在1.5至2厘區間徘徊,在目前投資者未完全消化債息走勢下,增長股仍有較大壓力。截至昨晚9時半,港股夜期再跌132點,報29237點,低水169點。

美國10年期國債於昨午3時抽升,突破1.7水平,創13個月新高。與息口敏感的科技股作出反應,騰訊(700) 於盤中最高位651.5元回落1.7%,收報640.5元。美團(3690)尾市高位回落2.2%至337.4元。科指於收市前約一小時,急跌1.3%或116點,收報8676點。

東亞銀行(023)高級外滙市場策略師葉澤恒認為,市場昨早段過度解讀,以為儲局維持低息環境至2023年後、每月買債速度不變屬鴿派訊號,但觀乎當局上調經濟增長及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點陣圖亦反映更多委員估計明年及後年加息,「我覺得放鷹多過放鴿」。根據往績,儲局加息前會先減買債然後停買。葉估計,當局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縮表,將現時每月買債1,200億美元規模,按季縮減約四分一直至停買。

近期每逢債息抽升,科技股便面對較大回調壓力。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黃柏寧指出,此反映投資者未習慣債息走高,「可能要待企業業績公佈、中美經濟數據改善等,市場就會明白實體經濟正支撐(通脹上升)、不再用負面角度解讀」。黃又指,增長股短期仍有壓力,在長債息走高下,投資者偏向持有將來回報較確切的股份;價值股雖然領跑大市,惟在業績公佈時,要留意盈利預期是否跟現實有好大落差,「行業輪動可能隨時又調返轉頭」。

內地增監管 約談小米騰訊

北水昨再淨入46億元,並力撐騰訊、美團及小米(1810),合計吸資近25億元。惟中資科企正遇見新一輪金融監管,為後市埋下計時炸彈。網信辦公佈,加強對語音社交軟件及涉及「深度偽造」技術的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進行安全評估,約談小米、騰訊等11間科企。另外,外媒指美國商務部向多家中國通訊商發出傳票,要求對方提供在美的資訊及通訊技術,以調查相關公司會否威脅國家安全;惟報道未有提及涉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