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日公佈首項外交與國防檢討報告,直指中國是「競爭者」,首相約翰遜強調可在國安和貿易兩者取得平衡;惟之後流出外相藍韜文私下開會錄音,稱若只跟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的國家做貿易,將失去「有增長市場」商機。外交部代外相澄清,指錄音經剪輯,重申英國一直捍衞人權。
英國版《赫芬頓郵報》網站報道一段外流的錄音,內容是藍韜文在外交部一次視像問答會時,私下說道:「我切實相信我國應該與全球自由貿易。如果設限與符合《歐洲人權公約》的國家做生意,我們無法跟未來有增長潛力的許多市場達成貿易協議。」
據知藍韜文在會上開名提到英方曾關注重要貿易夥伴國人權問題,「我們不主張為某些議題而捨棄整段關係,而是通過對話改變對方行為。我認為若我方願意交流,可更有效讓對方作改變」。他續說:「我知道有些過界的方法,可以不擇手段逼一個國家就範,但我個人原則還是嘗試交流,正面影響對方,即使效果不顯,但這個小心的態度不是空口說白話,還有實際行動。」
外交部發言人就報道回應,指外洩錄音「經過剪接,目的是扭曲外相言論」。發言人補充外相在會議中的完整言論,清晰地重申英國一直為人權挺身發言,包括引用《馬格尼茨基法》制裁個別人員和機構,而非整個國家;亦有放下貿易利益,在聯合國對議題提出關注,「是以負責任、目標為本且謹慎態度,處理雙邊關係」。
在野工黨影子外相藍麗珊說,近期藍韜文兩度爆出跟危害人權的國家交易的意願,批評政府缺乏道德指標,公開和私下言論不一。藍麗珊指的另一次「親華」例子,是上周《泰晤士報》報道藍韜文出席北京高級外交員活動時,說英方願「與中國朋友」簽訂商業協議。影子貿易大臣方璧琳質疑:「難怪政府在報告中提到要加深對華貿易關係,又繼續阻撓貿易法案加入種族屠殺的修訂條款。」
藍韜文錄音外洩前一天,英國公佈外交和國防檢討報告,指國際勢力正向東移,而中國是「競爭者」;首相強調英國有為新疆和香港人發聲,但同時相信可在國安威脅及對華發展貿易之間「取得平衡」。
英國《赫芬頓郵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