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半島酒店母企大酒店(045)去年度業績「見紅」,轉蝕19.4億元,不派末期息。作為酒店業務主要收入引擎的香港半島酒店,收入按年跌45%,至6.03億元;平均房租更是全球多間半島中劈價最勁,跌幅達42%。大酒店對前景未感樂觀,在疫情持續打擊旅遊業下,預計今年仍會繼續蝕錢。該股績後走弱,跌1.6%,收報8.1元。
疫情冰封旅遊業令酒店業重創,五星級酒店的劈價尤其明顯。2020年業績披露,香港及部份亞洲地區的半島酒店,平均房租跌幅由一成至四成不等。其中,香港半島表現較遜色,平均房租及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分別大跌42%及73%,出租率則下跌27個百分點。
若以季度比較,香港半島的酒店業務似有起色。去年第四季平均房租升1.6%至2,975元,可出租客戶收入增54.3%至1,173元,出租率回升至39%。大酒店在香港及亞洲物業收到的僱傭相關津貼合共有1.3億元。截至去年12月底,集團有5,609名員工,去年為7,451名,按年減1,842人,主要因疫情導致內部裁員、暫停招聘、自然流失以及泰國鄉村俱樂部股權出現變動。
香港市場為大酒店的主要盈利來源,去年度貢獻15.48億元,按年跌35%。除了香港半島業務,集團在港擁有淺水灣綜合項目及山頂凌霄閣,惟此兩大商用物業均受累疫情而表現欠佳,拖累整體商用物業收入按年跌18%。
至於海外酒店項目,於倫敦、伊斯坦堡及仰光的半島酒店工程因疫情對工人及供應鏈的影響而延遲,但前兩者的興建仍能取得進展,並預期2022年開業。另本港山頂纜車業務正進行升級工程,涉資7.34億元,預期2021年竣工。對於前景,大酒店行政總裁郭敬文表示,雖然相信全球經濟復蘇,將令高端豪華酒店的需求恢復,但預期在可見的未來,全球旅遊限制令、檢疫及安全問題仍將繼續限制人們出行,全面復蘇將需時數年。
過去一年,香港半島在遊客及商務客大減下,亦跟隨市場大勢、積極推動Staycation,以低於疫情前一半甚至更多的房價,或推出不同款式的住宿優惠,吸引本地客消費。惟市場競爭激烈,加上住客因疫情無法享用酒店泳池、水療中心等設施,對屬最頂級酒店的半島來說,似乎遠水不能救近火。半島酒店集團上月初,更與本港其他酒店巨頭發公開信,控訴經營慘況為二戰後最嚴重,希望政府放寬晚市禁令。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丘卓文表示,酒店入住率要在通關後才有較明顯反彈,「做本地客或者Staycation效果始終有限」。他又預料,較早通關的大機會是內地或東南亞國家,故做短途客、價格相宜的三、四星級酒店將率先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