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全社會要如何負責?(李 怡)

世道人生:全社會要如何負責?(李 怡)

注射疫苗反應冷淡,特府一方面將優先接種群組擴大至覆蓋550萬人口,佔16歲以上人口80%以上;陳肇始又出言恫嚇,指疫苗接種率不達標將收緊防疫措施;聶德權更講了令人不明所以的話:一旦出現「有針冇人打」,疫苗用不上,「係全社會共同要負嘅責任」。

全社會要怎麼個負責?不接種的人要起訴判刑乎?還是要繳不接種稅,向全社會罰款?政府買疫苗花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全社會已經拿出錢來「負責」了,只不過我們有份出錢卻無權決定買甚麼疫苗而已。開始接種兩周,有七宗接種後死亡事故。儘管專家說與接種疫苗無關,但市民因此遲疑也是人之常情,為甚麼出到連林鄭都說是「逼市民就範」的收緊措施,又講到要全社會負責?急成這樣?

若「優先」擴大到80%人口,還哪裏是優先?把覆蓋大多數人口稱為「優先」是啥邏輯?

七名港人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開會研究後,初步認為七宗個案皆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死者大都有心血管病。但是,無直接關係,是否沒有間接關係呢?那幾個接種後死亡的心血管病患者,接種疫苗是否壓在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再說,科興疫苗已經講明60歲以上人士的第三期臨床數據不足,大陸也不建議60歲以上人士接種;澳門預約接種國藥疫苗的網上系統,亦不開放予60歲以上人士。何以香港不依從中國的指引,反而要長者優先接種,而且出了事故也不修改呢?

衛生署前天向前線醫生發出一份「臨時指引」,提出五類人士包括慢性病患者,不適宜接種疫苗或要延遲接種。這個指引的出台比諸大陸和澳門,都太遲了。而且也沒有說清楚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多高才不宜接種。昨天到官涌疫苗接種中心打針的市民,全部都是中年或長者。其中有三高患者的女士表示「都有少少擔心,諗住自己健康無問題啩?」政府怎麼可以不清楚說明三高要多高才不宜接種,而是由市民自己評估有沒有問題呢?

專家委員會對七宗死亡個案只是「初步」評估,仍未作進一步評估,即是未查清楚與接種疫苗是否間接有關,而長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三高,在未有進一步評估之前,是否應該先叫停長者接種?

國家衞健委副主任李斌前日表示,截至3月14日,中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約為4.6%,也很低。他說民眾非常關注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因而影響接種意願。他又表示,中國對疫苗接種的基本原則是「知情、同意、自願」。而影響接種意願的,一是疫情感染風險有多高,二是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香港確診個案不多,即感染風險不高;科興疫苗的有效性只有50%,即有效性一半半;科興不建議長者接種,安全性成疑。香港看來沒有依從中國大陸同一做法。

特府從開始買疫苗就忙不迭地「感謝中央」;特首高官親自迎接科興疫苗蒞臨香港,如同文革期間中國各地的革命群組迎接毛主席送來的芒果一樣;又不顧大陸對接種科興疫苗的安全指引,如今因為科興疫苗被市民冷待而要大力催谷市民接種,出言恐嚇要全社會負責。特區政府自始至終是在香港防疫抗疫嗎?還是更像是在不停做「愛國騷」?

西方國家大都認為香港已經沒有一國兩制,同中國大陸的城市沒有分別了。但大陸城市至少還像在防疫抗疫,不是那麼政治化吧!

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