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大國】凡是能突破中共監控的軟件,最終都逃不出被封殺的命運,訊息加密程度較高的即時通訊軟件Signal日前終被內地當局封鎖。使用內地電訊網絡不能連上Signal,用家需要改用虛擬私人網絡(VPN)才能使用,俗稱「翻牆」。據悉,不少內地維權人士均用Signal溝通,這恐是當局忌諱的原因。學者認為,北京看到Signal對政治安全造成威脅,故下令封殺。
彭博社引述多名用戶指,Signal之前在內地不需要透過VPN就能使用,但自周一晚起無法正常使用。現時尚未清楚當局是暫時或永久封鎖Signal,而中國國家網信辦及Signal均未回應事件。Signal現時仍能於內地的蘋果商店下載,在Google Play則無法下載。
Signal以加密程度強、高私隱度聞名,廣為內地傳媒、維權人士使用,甚至有一般民眾用來跟外界溝通。數據分析公司 Sensor Tower指出,至今日為止約有51萬名內地用戶下載Signal,而全球下載則超過1億人。香港用戶則無受影響。
內地用戶在微博上留言稱,「WhatsApp上不了就算了,連唯一的Signal都能被牆(禁用)?」,有網民風趣地寫道「看新聞,Signal終於被牆了。還有點意外,以為早沒了呢。」也有人指不知道Signal是甚麼。芸芸流行的即時通訊軟件中,Signal的加密技術領先業界,用家可選擇「閱後即焚」功能,即發送者及接受者都不能保存訊息,相對收集較少用戶資料,保密程度較嚴謹,故WhatsApp宣佈要求用戶於今年2月8日前同意與facebook共享個人資料後,Signal即成港人搬屋首選。Signal創辦人Brian Acton亦是WhatsApp創辦人。
就加密程度而言,微信是另一極端。默認點對點加密、選擇性點對點加密等Signal及WhatsApp提供的功能,微信一概欠奉。內地網民也常戲稱在微信聊天,與裸着身子無異;本報記者與一些內地受訪者就敏感話題交流時,不少人選擇移師到Signal規避中共審查,以免被以言入罪。
內地政治學者吳強向本報記者分析:「北京看到這次兩會,國內國際討論最多的是香港選舉制度修改……Signal對他們的政治安全威脅升高,逐漸進入到他們視野當中,相信是出於這種因素(封殺Signal)。」他認為這是對兩會議題發酵的一種控制,一種落實政治安全的手段,網信辦對待這些軟件的態度沒有甚麼變化,Signal被納入到防火牆範圍後,不存在解封的可能。
Signal的遭遇與WhatsApp十分相似。2017年7月,WhatsApp開始被內地逐步封殺,目前完全使用不了。另一款極受歡迎的軟件LINE早在2014年遭封殺,當局對外聲稱,有證據顯示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已成為恐怖組織「策劃、煽動恐怖襲擊」的工具,因此被中國政府封鎖。
《蘋果》記者/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