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優美的中環港灣裏,有行人在海濱散步,有情侶憑欄談心……還有軍人持械肅立。港府去年9月將中區海濱一幅用地移交解放軍駐港部隊,劃為軍用碼頭,150米海濱從此被封鎖,切斷長廊通道。港府及駐軍均曾聲稱,在不影響防務下會開放碼頭,不過一如97回歸前中共一切對港承諾,至今都反悔了。碼頭用地封閉已逾七年,立法會前議員指出,當年港人「割地」的憂慮已成事實,相信軍方根本無意開放碼頭,特首林鄭月娥是「擘大眼講大話」。
記者:曾偉龍 梁浩揮
港府2013年提出將中環新海濱一幅長約150米、佔地約3萬呎的「休憩用地」改劃為「軍事用地」,同年政府封閉碼頭,至今超過七年未曾開放。2014年城規會批准政府申請,即遇到司法覆核挑戰,最終港府2019年2月刊憲中區軍用碼頭改劃,相關附屬法例亦於去年6月生效,同年9月29日港府正式將軍用碼頭移交解放軍駐港部隊。
2007年,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曾指出,按政府的規劃意向,軍事碼頭不作軍事用途時會作為海濱長廊一部份供公眾使用。發展局前局長陳茂波2013年也聲稱,駐軍早於2000年已作出開放碼頭承諾,形容為「嚴肅的承諾」。
特首林鄭月娥前年出席碼頭移交儀式,再沒有提「政府規劃意向」或「駐軍承諾」,反指駐軍採納特區政府建議,在不影響防務工作的條件下,酌情考慮開放軍用碼頭,讓公眾進入軍用碼頭的非禁區範圍。駐港解放軍司令員陳道祥當時亦稱,駐軍將在防務工作允許下,適時開放中區軍用碼頭讓市民通行,駐軍新聞稿亦表明會適時公佈開放的具體安排和相應管理規則。
惟去年9月底碼頭移交至今,未聞半點開放碼頭風聲。本報向駐港部隊查詢開放安排及時間表等,未獲回覆。
保安局回覆稱,碼頭不論何時都是用作防務目的之軍事設施,由駐軍使用和管理,其具體開放安排及對外發佈資訊均屬駐軍管理軍事設施的防務工作,不屬特區政府事務,並指尊重駐軍決定,有需要時會配合。
當年反對軍用碼頭改劃的立法會前議員陳家洛表示,政府通過附屬法例,將碼頭使用權交予國家後,港府和市民已沒有話事權,即當年憂慮的「割地」已成為事實,「(開放安排)入咗一個黑洞,軍方唔用會你溝通,要經保安局,但保安局會話由軍方決定」,相信移交至今半年,顯示軍方無意向公眾開放碼頭。他又相信,控制碼頭對軍方有威嚴和主權的象徵意義,「泊到軍艦,睇住維港」,並斥特首林鄭月娥「擘大眼講大話」,由皇后碼頭重置無下文,至軍用碼頭「割地」,一直違反承諾。
保護海港聯盟成員兼中西區區議員何致宏表示,現時途人須繞道通過碼頭位置,他曾於區議會追問保安局開放碼頭情況,僅獲回覆沒有補充。他相信,中央現時加緊對港控制,開放碼頭機會越來越微,「兩個人舉牌都會有人招呼你,只會封嘅地方越嚟越多」。但他指,即使碼頭重開,該地的司法管轄權問題仍會令部份人不敢入內,「始終叫軍事用地,入咗去會有直接嘅擔心」。
中西區區議員葉錦龍促請駐軍應盡快開路,「你(解放軍)有船泊嗰幾日就冇辦法,唔係泊就應該畀返條路出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