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通脹已不可避免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通脹已不可避免 - 曾淵滄

恒指在沒法尋底,但是阻力很強,近期新股太多,將市場上大量的資金捲走,資金少了,就難以全面托市,導致部份股升、部份股跌的現狀。恒指尋底的關鍵在於新經濟股能否尋底,舊經濟股已在復蘇反彈,而新經濟股則在高位調整,不容易評估可以在甚麼水平尋底,因此,現階段舊經濟股會比較受歡迎,至少,多數的舊經濟股P/E值都相對較低,估值比較符合傳統的價值投資理念。

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批准了四家巴士公司加價,打響了香港通脹的第一槍,通脹要來了,儘管失業率高,但是,全球貨幣供應氾濫,各種各樣的天然資源已大幅漲價,通脹已是不可避免。

巴士加價之後,另一個加價的交通工具必然是地鐵。港鐵(066)剛剛宣佈其上市後第一次的虧損,業績虧損會使到加價更加合理。今年的虧損是為明年創紀錄的盈利打下基礎,是一隻不該錯過的股。

市場傳出拜登正在計劃推出他的4萬億基建計劃,不是2008年溫家寶口中的4萬億人民幣基建,而是4萬億美元基建,這可是中國的6.5倍。今日港元兌6.5元人民幣,美國經濟要全面復蘇了,美國通脹也一定會出現,美國經濟復蘇及通脹也一定會影響全世界。

今年初,特朗普臨下台前批出9,000億美元的紓困措施,拜登再加上1.9萬億美元,合共2.8萬億美元,現在再加上4萬億美元基建,合共6.8萬億美元。回想2018年,特朗普向3,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發動貿易戰,3,600億美元與6.8萬億美元一比,只是5.3%,可見當年的這場貿易戰對特朗普、對美國來說,宣傳的價值遠高於實際效用。

曾淵滄

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