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鄭政府早前以放寬定期病毒檢測為條件,利誘市民打針,惜無功而還。事隔一周,當局改用威逼手段,揚言若接種率未如理想,而疫情繼續反覆,會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關閉相關處所等。健身業界斥說法荒謬,形容是威脅業界;美容業界亦不受落,反提議若行業從業員接種率高於七成,可獲當局承諾不再因疫情而停業。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自上月28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即爆發了餐廳、健身室的群組,累計逾百宗確診。她預告,若疫情繼續反覆,確診數字維持在一個高的雙位數,而接種率又未如理想,當局將「無可避免」會考慮再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甚至關閉一些相關處所。
相反,當接種疫苗情況理想,再配合其他防疫措施之下,例如佩戴口罩和使用「安心出行」,當局會考慮進一步放寬針對食肆等社交距離措施,學校可考慮全面復課,市民亦可外遊:「觀乎現時國際間嘅趨勢,本港嘅疫苗接種率,以至個人有否接種疫苗,都會是未來恢復跨境出行,以及放寬對跨境旅客實施檢疫措施嘅一個重要考慮。」反之,若本港的整體疫苗接種率未如理想,其他地方對於恢復與香港的通關,「未必會好積極」。
因政府抗疫不力,美容院、健身中心等處所屢被飭令停業。面對當局威逼,健身搏擊運動業界大聯盟召集人柯尊鼎直斥荒謬:「如果疫苗真係有效,就算你唔停我,我都想保護身邊嘅人去打!畀唔到數據,就用威脅手法!」他指當局至今仍未清楚解說疫苗的接種風險,是市民抗拒打針的主因,責任不在業界。
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亦對此不滿,「即係𠵱家兇我哋啦?」葉指要達到群體免疫,需有七成人口接種,撇除16歲以下人士、長期病患、高齡長者等,幾乎是全民打針,「淨係挾我哋有乜用?」認為政府最後不能達到目的。
葉認為,政府可提高打針誘因,例如承諾若某行業的接種率高於七成,可剔除於法例第599F章的表列處所名單,不會再因疫情反覆而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