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速遞】
【本報訊】五歲女童疑遭虐待致死,其八歲胞兄亦受虐,兩童的親父及繼母被控謀殺等罪受審。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昨指女童右膝後方受損「嚴重到冇咗真皮層」,導致她沒有感覺。提及女童與被告玩虐待遊戲時狀況,醫生哽咽謂:「我幻想唔到點解仲玩到嗰啲遊戲,正常父母已經帶小朋友入醫院。」
本案首被告為女童Z及男童X的親父,次被告則是兩童的繼母,第三被告是次被告的母親。案發於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首兩名被告均否認謀殺Z。第三被告則否認四項虐兒罪。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昨供稱,他曾就女童的病況撰寫專家報告。關指胸腺為重要免疫系統器官之一,正常孩童的胸腺重量應為20至40克,但Z的胸腺卻只有五克,猶如老年人的胸腺重量。關解釋,由於Z胸腺內的淋巴細胞跌至最低水平,並且完全纖維化,導致Z的胸腺嚴重萎縮。他續指,惡劣的生長環境以及飢餓、肉體疼痛等生理壓力,均會對胸腺造成負面影響,由於Z胸腺萎縮,導致免疫力下降,沙門氏菌較易入侵Z的身體,造成致命感染。
控方問,如果小孩重複受虐,例如長期捱餓、被綁、不准睡覺等,是否對五歲孩子造成極大壓力。關認為上述行為對任何年齡的孩子均會造成極大壓力,Z的照片顯示其傷勢沒被妥善處理,亦會令Z受壓。
控方指Z兩至三歲前可自行如廁,但案發期間卻要包尿片;繼母又於短訊中表示Z會於客廳失禁、吃自己的糞便、喝胞兄的尿,又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官。關解釋此為發育倒退的現象,當孩童長期承受高度壓力,會分泌皮質醇,導致發育倒退,自理能力變差。關強調,孩童五歲前的腦部發育尤其重要,但Z長期受壓,導致腦部的發育亦倒退。
控方又指,繼母表示曾以消毒劑及噴霧膠布處理Z的傷口,雖然一般被噴後會感到刺痛,但Z卻毫無反應。關解釋,若人的皮膚被破壞至真皮層,「咁就會成塊皮冇感覺」。關續指,照片顯示Z的右膝後方傷口應是沒獲妥善處理,受到嚴重細菌感染,導致她完全沒有真皮層。
關指Z的身體狀況於死前四、五天已非常差劣,細菌已經入血,導致Z疲倦、血壓低以及手腳冰冷等。說到此處,關哽咽謂:「我幻想唔到點解仲玩到嗰啲遊戲,正常父母已經帶小朋友入醫院。」旁邊的繙譯見狀,向關遞上紙巾。
此外,救護員梁亞鐵昨供稱,他到達現場後看見Z躺在置於客廳地下的睡袋上,並身穿尿片,面部膨脹、小腿有瘀青,她的傷口上沒有任何紗布,已經沒有脈搏及呼吸。
案件編號:HCCC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