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研究:六突變基因減感染風險

台研究:六突變基因減感染風險

武漢肺炎研究再有突破。台灣中央研究院(中研院)研究員李文雄的團隊發現,人體的六個突變點,與武漢肺炎病毒的S蛋白相遇時,結合力特別差,換言之,有這些基因突變的人,不易受感染。不過另有三個突變,會令人體特別容易被感染。該研究成果,目前已被國際期刊接受,尚未刊出。

可降至接近零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李文雄在台南一間中學演講時提及有關發現。據先前的研究證實,武漢肺炎病毒表面的S蛋白與人體細胞膜上的受體ACE2接合後,感染人類。李文雄團隊的研究,找出了ACE2上可抵抗武漢肺炎的基因突變點。

李解釋,經螢光素酶標記方法,團隊找到ACE2上的九個突變點,會影響與病毒S蛋白的接合。研究發現,其中三個突變點令人體細胞與病毒親合力增加1.4至1.8倍,即令人較易感染病毒;另外六個則讓親合力下降到只有一半、甚至接近零。

李文雄也提到病毒出現至少三個變種,包括英國變種、南非變種及巴西變種病毒。部份變種會令病毒與ACE2的接觸點從原來的24個增加到34個,增強傳染力;也有病毒突變更易逃避人類抗體。但他表示,包括輝瑞、莫德納等最新研發的疫苗,因是可與細胞融合的mRNA疫苗,可以很快因應病毒變異,製造新疫苗。

台灣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