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肺疫苗開打18日,但接種率僅佔16歲或以上人士3%。面對市民對接種疫苗反應冷淡,政府決定盡地一煲谷大數,大幅度擴大優先接種組別至30至59歲人士,同時新增加16歲或以上留學生及家庭傭工兩個組別,覆蓋全港逾八成16歲以上人口,變相「全民打針」。政黨人士認為當局是為「湊夠數」好向中央交代,惟相信市民不會領情。
截至昨晚8時,累計約有206,000名市民接種第一劑疫苗,其中約166,100名接種科興, 約39,900名接種復必泰。八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昨接種科興的整體接種率約為72%;七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復必泰的整體接種率約為89%。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在記者會聲稱,政府了解到不少市民想盡快接種,但很失望他們不屬於優先組別,因此決定擴大優先接種疫苗人士的範圍。新增所有30至59歲人士,以及16歲或以上的留學生及家庭傭工,變相幾乎人人都優先。
擴大範圍後,優先接種疫苗群組將覆蓋550萬人口,佔16歲或以上人口80%以上。市民今早9時起可經網上系統預約,亦可到私家醫生診所接種。當局會增加可供預約的日數,每日額外提供2.3萬個名額。聶德權表示,為簡化行政程序,預約接種的市民毋須再提供工作證明,只須要出示身份證即可打針,但希望市民預約時填寫所屬群組作統計之用。
面對疫苗事故頻生,聶德權承認市民信心受影響,「比開頭反應慢咗落嚟,表示我哋有空間擴大優先組別」。由於市民對打針反應冷淡,聶德權稱疫苗供應充足,直到本月底尚有超過30萬個打針名額,又指一旦出現「有針冇人打」,須全社會負責,「有疫苗供應、有晒接種中心,啲疫苗用唔上,都係全社會共同要負嘅責任」。
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直言政府大幅度放寬優先群組是「要搵多啲人湊夠數」,好向中央交代。他指市民拒絕打針是基於信心問題,認為政府未有好好處理,未必能吸引更多人打針。
對於政府未有放寬至16至29歲人士都可打針,袁海文估計政府要「扮晒仲有少少先後次序」,而數據亦顯示該年齡層的風險因素低。面對政府提早「批准」打針,屬於30至59歲組別的胡先生表示,近日有數宗接種科興疫苗死亡、面癱等個案,感到擔心,「都係睇定啲先(接種疫苗)」。他認為政府擴大優先接種組別有用心,「見高危群組60歲以上咁多事故,所以想多啲後生啲,冇咁多副作用人打」。
另外,阿斯利康疫苗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並被多個歐洲國家暫停採用,食衞局長陳肇始表示,按採購協議疫苗料第二季抵港,稱廠方須提交足夠數據,包括最新的數據供專家委員會審批。至於會否引入強生疫苗,陳肇始僅指會視乎整體疫情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