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至今有七名港人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日開會研究後,初步認為七宗個案皆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惟須待全面解剖報告始有定案。由於多名死者均涉及心血管疾病,政府會否叫停為有關病人接種疫苗,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指有心口痛、氣促的病人應先控制好病情,並指需要兩至三個月時間,才可對比接種人士相關發病率與背景發病率。
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日於會議後公佈七宗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個案的報告,專家認為全部個案均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而新增第七宗個案涉及一名63歲男子,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李卓廣表示,該名死者生前患有心房顫抖和慢性心衰竭,亦患有脂肪肝及其他慢性疾病。
委員會正等待其解剖報告,惟初步認為死者心臟與其他器官有嚴重問題,死因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
李又指,一名51歲男子接種疫苗後,本月6日感氣促,兩日後入院,目前在深切治療部治療,情況危殆,病人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問題,心臟血管有嚴重閉塞,委員會初步亦認為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
另有兩宗面癱個案,孔繁毅稱兩宗個案面癱情況不算嚴重,其中一人已出院,另一人則因糖尿病留院,兩宗個案分別接種同日及翌日出現面癱,情況與一般接種疫苗後身體產生抗體及免疫反應,需時兩周才導致神經線受損不同,故暫未能確定與疫苗有關,須有更多資料才可判斷。
對於所有死亡個案均涉科興疫苗,孔解釋科興接種逾15萬人,復必泰接種四萬人,需更長時間觀察,並稱要接種第二劑後再觀察四星期,才可比對相關數字和發病率。
被問及四宗個案死者均有心血管疾病,孔指病情受控病人接種科興疫苗「完全唔關事」,但有心口痛、氣促等的病人,應先控制好病情再接種。他指心臟病是香港第三大死因,2019年心臟病死亡人數平均每日有16.7人。
至於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估計疫苗助劑誘發血栓,孔稱甲肝、乙肝及肺炎鏈球菌等多款疫苗均有助劑,以往研究無顯示會誘發心血管病,但不能排除新疫苗的助劑劑量較高或配合科興疫苗,會引起部分身體反應。
委員會又確認一名77歲女子接種科興疫苗,翌日少許作嘔,屬疫苗副作用之一。
另外,前日有六宗接種疫苗後送院個案,涉及科興及復必泰疫苗各有三宗,已全部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