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長揸派vs清倉派 - 高明

【笑到最後】長揸派vs清倉派 - 高明

美股科技股大調整,托賴上星期二終於大反彈,之後傳統股同科技股梅花間竹各升一日,不過一次跌浪後大反彈,變成忽然清倉派的危機。

2020年我最喜愛男女股票分別係Tesla同ARKK,升嗰時個個都話要揸過世,對上一個月大跌,唔少評論及身邊朋友鼓勵清倉,持有現金開心唔夠兩個交易日,一挾好難追返。如果反手SQQQ沽爆納指,對上一星期應該雙倍痛苦。

高明曾經都係十上十落派,升嘅時候買到爆,跌嘅時候清倉,有時甚至掌握到高位回落前沽清。事後自己做一條簡單數字檢討:如果做儍仔唔沽出持股一直持貨,同十上十落比係點。結果發覺做儍仔賺得仲多。

關鍵係清倉之後嘅心態,一下子由極牛轉為極熊,上一秒仲話「to the moon」,三兩個掣沽清後就話「Drop to zero」,呢種心態非常影響再度入市嘅時機:當個市跌,就覺得未跌夠;當個市反彈,就覺得死貓彈。結果等到股價破頂再破頂先再買返,最終都不及死坐爛坐。

或者有人會話:唓,咁係你屎啫。投資寫文,首先要對自己坦白,自認唔係一個好嘅trader,例如舊年9月時個人專頁嗌咪叫Tesla上車,每次都係400幾美元高位入,掌握唔到最低位,但捱過11月當日高位就變低位。

離地睇吓十大富豪榜,例如Elon Musk面對債息急升,有冇放低個士巴拿話:長息太貴,電動車冇前途喇,清倉算數,等低位買返。貼地則睇港樓炒樓定長揸贏得多?

炒股票之所以不勞而獲,就係因為承受咗其他人受唔住嘅跌浪,而咁啱隻股票跌完升得返。拉長廿年股價圖睇,美股甚至連低端二手店、Pizza舖都長升長有,點解美國唔係人人發達?對上一個月跌浪話畀大家知,捱,先係賺錢源頭。

高明

fb.com/bigrice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