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基金市場近期出現大幅波動,據內地金融數據分析服務商Wind數據顯示,自農曆新年結束後至本月9日期間,虧損超過兩成的內地權益類基金已多達1,200隻,部份基金甚至出現逾三成的跌幅,投資者「叫苦連天」的慘況在內地網上二手買賣平台「閒魚」上表現出來——超過20萬人「變賣家當」。
從閒魚平台可見,不少用戶以「基金虧了」作招徠,在平台上變賣各式各樣的家當「填氹」,除一般的二手皮鞋、銀包、iPad外,更有售價逾28萬元人民幣(下同,約33.8萬港元)的Tesla電動車,也有價值55元(約66.4港元)的基金入門書《小懶財富自由之路:從基金開始》。根據閒魚的資料顯示,上周有20萬用戶湧入該平台,並發出類似賣物帖文,有網民稱之為「閒魚效應」。據閒魚其中一名賣家向本報指,自己2018年起購入白酒類基金,現在「賺的都不夠虧的」,又沒有資金補倉去拉低成本,「說多了心痛」。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閒魚上周五(12日)發表公開信指,對於不少平台用戶以「『基金虧了』求回血(賺回金錢),我們對此感同身受」,並指不少用戶甚至開始在平台上出售「一塊曾祖父傳下來的手錶」、「母親大學時代的收音機」及「另一半求婚時送的鑽戒」等極富紀念價值的物品,奉勸用戶「千萬不要為了一時回血,就『斷捨離』了珍貴回憶。人生茫茫,很多東西賣了就回不來了」,又提醒「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有部份投資者為此歸咎內地基金經理的操作失當,當中一名90後的美女基金經理夢圓剛上任10個交易日,其管理的兩隻基金淨值跌幅平均超過20%,事件成為網民熱話,不過有不少網民抱不平指夢圓才剛上任,事件只不過是她為其前任經理「所背的鍋」。
對於內地近期「腥風血雨」的基金市場,廣東省證券公司職員黃先生向本報分析指,由於大部份國內的公募基金都是買入同一批所謂「中國股巿優質資產」,例如茅台、五糧液等公司,其實「好多基金都重倉」,而這些公司的股價在農曆新年後都大幅度回落,所以基金價格亦跟隨下跌。
有內地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認為,內地90後、00後近年紛紛加入投資基金,惟大部份新投資者對基金賺錢原理不了解,也缺乏對風險的認知,出現「一旦買的基金虧了就會倍感焦慮,進而立即贖回止損」的情況。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則向本報指,現象反映內地的基金投資者可能急需套現。他表示很多內地廠家曾向他透露資金鏈很緊張,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好多資金鏈斷咗,怕『砸』住啲錢,於是套現」,亦可能因為投資者對基金沒信心,擔心日後有黑天鵝事件,寧願有損失也要套現。
中國基金報/《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