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孔子學院「大外宣」引歐美各國疑慮,目前正遭多國封殺。台灣僑務委員會(僑委會)近日向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提交報告,有意運用長年經營的歐美地區近500間僑校,擴大台灣華語教學市場。不過,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副研究員林泉忠向本報表示,台灣僑委會定位尷尬,要向外國推廣華文文化並不容易。
現時全球不少大學封殺孔子學院,間接失去華語教學的地點。美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上月呼籲,民主台灣應該挺身填補華語教學缺口。僑委會近日交報告明言有意填補孔子學院,將採取三大策略推動歐美華語文學習,包括輔助既有僑校轉型成為社區華語文學習中心、加強連結歐美主流中小學的台裔教師,加強與台灣的華語教學機構和智能教育產業合作。
林泉忠曾兩度到美國居住時,並到訪當地僑委會旗下的僑教中心,但他分析認為台灣僑委會定位尷尬,要向外國推廣華文文化並不容易。他解釋,孔子學院並非針對海外華人,而是以外國人為對象,在教授外國的成年人學習漢語時,需要投入龐大資源,例如僑委會聘請老師的外語水平要求可能要提高。他又稱,僑委會認同自己是中華民國的身份,但近年民進黨不太願意承認中華民國,不利於台灣拓展影響力,而且在推廣華文文化時,立場亦會有所尷尬。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