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圖挽民意 下旨林鄭解決住屋

京圖挽民意 下旨林鄭解決住屋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的房屋政策一鑊泡,公屋輪候時間屢創新高,劏房數字更持續上升。有學者認為林鄭一直迴避處理地產霸權問題,中央企圖借房屋問題挽回民意,故要求林鄭「盡快做啲嘢」。

一直偏重地產商利益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日前在北京會見港區人大代表及特首林鄭月娥,其間提及住屋問題急需解決。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認為,中央一直將香港紛爭歸咎於樓價高企,故希望趁未來立法會失去反對派阻力,「盡快做啲嘢,去挽回民意」。

他又指香港的房屋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源於過度偏重地產商利益,惟林鄭一直迴避處理問題,「丁屋唔敢掂,棕地又唔搞,連高爾夫球場都搞到唔湯唔水」。

劏房是本港房屋問題的惡果之一,政府拖延規管劏房,至本立法年度始計劃提交租務管制條例草案,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前日發表油尖旺不適切住屋研究報告,指區內每幢大廈均有居住環境不適切的單位,平均每幢大廈有多達22.4間,估計共涉至少4.24萬個單位,該批單位面積僅約100平方呎,不包水電平均月租達4,945元,疫情下基層越住越差,有約43%受訪者指面對業主加租情況,租金升幅達12.5%。

社工賴仁彪斥港府漠視基層住屋需要,令房屋問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將於本月底向政府提交報告,油尖旺區議員賀卓軒批評工作小組由專業人士組成,態度相當自大,斥小組沒有以開放的態度聽取劏房住戶的建議,「佢哋會覺得佢哋擁有嘅知識,比起劏房戶擁有嘅經驗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