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滙強弱被視為資金流向可見的風向標之一,受美元回勇及美國國債息率飆升影響,近期港滙盤中價一度急跌至每美元兌7.77關口,市場關注持續了一年的港元強勢是否逆轉。為聯滙把關的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對聯滙制度及手中彈藥具備信心,他認為若無突變事故出現,港滙稍跌相信是短期現象,接踵而來的大型招股,會吸引中外資金持續流入,對港元需求及港滙應有正面支持。
不過,他在訪問中亦提及兩大「尾端風險」引發資金掉頭的擔憂,包括超低息環境煞停及通脹回升突襲,或像2013年美國聯儲局收水訊號激化市場「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重臨,屆時資金或高速流出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傳染力同滾動熱度可以好高好快」。
過去3年資金交替進出本港市場,由2018年4月資金流出,該局歷史性啟動7.85弱方兌換保證價「接錢」,翌年首季再接;到去年4月資金掉頭流入直至今年初,其間該局從市場買入500億美元。
余偉文強調,港元只要在聯滙區間內浮動,「我哋唔係好介意強啲弱啲」,當局亦有各種應變方案,就算「尾端風險」發生,香港像亞洲其他市場一樣資金大量流走,在貨幣發行局套戥機制下,加上目前銀行體系總結餘逾四千億元支撐,「我哋大把彈藥做呢個動作(向市場沽美元買港元)」,當結餘下降亦會推升港息吸引資金回流。被問及2047年前聯滙會否有變,他重申「聯滙不變」。
上周五港滙收報7.7629,美國10年期債息升至1.625厘,對比一個月前債息已抽升0.3厘,港滙則跌近百點子。
對近期港滙略跌,他解釋與集資者上市後沽出所得港元、大市氣氛「唔就」,以及美電一升投資者即拆短盤有關,但「連串IPO對港元需求有正面作用」,相信港滙稍跌屬短期現象。
除了股債波動,比特幣狂潮今年亦席捲全球。目前不少加密貨幣交易所,都要求參與者在銀行設有戶口作交易結算的中介。
余偉文表示,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並非金管局監管範圍,但對於提供結算支付服務方的銀行,該局要求業界必須符合反洗黑規定及注意投資者教育,目前亦看不見很大風險點。
外界一直覬覦大灣區「跨境理財通」何時開通,金管局早前與銀行界諮詢溝通,有業界因疫情阻隔表達能否遙距開戶等意見。但他指內地法規訂明,理財戶口需親身往分行開立,故該局希望開戶流程能盡量簡化,如北上只需一次過處理,亦會爭取理財通盡快開通,
金管局正與人行研究數碼人民幣(eCNY)跨境支付,他說首階段測試已順利進行,現商討包括更多銀行及客戶參與的第二階段測試,如何讓港人北上亦可經銀行「轉數快」,增值電子錢包以支持eCNY使用等,都在測試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