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旺4.2萬劏房劏基層 400呎單位間20床 加租冇王管

油尖旺4.2萬劏房劏基層 
400呎單位間20床 加租冇王管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醉心破壞香港法治與人權,無暇履行競選承諾,任內香港人住屋環境有如民主步伐不進反退。早前油尖旺一帶爆疫,引起大眾對劏房的惡劣衞生問題的關注。有調查發現,區內劏房越來越細,惟租金未跌反升,除了擔憂業主加租,基層租戶亦面對衞生、保安及對子女成長影響等問題,長期生活在擔驚受怕之中。

由油尖旺區議會贊助,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及宏恩基督教學院進行的油尖旺不適切住屋研究報告,於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間訪問417名當區劏房居民,發現約八成已申請公屋,惟平均輪候時間達4.65年,當中更有逾四成認為未來五年仍會居住在劏房。

調查團隊以隨機抽樣的探訪形式,抽取旺角西區逾25年樓齡的私人住宅大廈,發現平均每幢大廈有22.4間不適切住屋,由此推算, 油尖旺區內不適切住屋單位的數量有逾42,000個。

調查亦顯示,劏房戶平均搬屋2.53次,逾七成租戶每兩年搬屋一次,五成因為租金昂貴,約三成半因設備不完備搬遷,兩成半因房東逼遷。每次搬遷支出達2.5萬元,幾乎是基層家庭約兩個月的收入。

報告又指出,八成租戶反映自己相當擔心被業主加租,四成二的受訪者慘被疫巿加租,平均升幅高達12.5%。有逾半租客租金佔去個人收入超過五成,而綜援的租金津貼根本追不上巿值租金。

劏房單位「沒有最細,只有更細」,調查團隊在研究期間,在佐敦及尖沙嘴一帶,發現「一分二十」的單位,業主將400多呎的單位,以上下兩層的形式劏出20個床位,令人咋舌。

■李傲然稱目前環境下區議員的能力有限。

區議員︰想救港惟「壽命」有限

油尖旺區區議員李傲然說,基層人士長期受住屋問題折磨,惟在目前的政治氣候下,區議員的能力有限,除了地區支援、政策倡議外,似乎沒有太大的空間能有所作為:「正如賀卓軒所講,區議員嘅壽命、生命可以去到幾時呢?我哋都唔知道,都幾無奈㗎,我哋好想推行到啲政策,我哋想畀香港巿民知道,2019年你冇投錯票畀我哋,2019年之後,我哋嚟到呢個位置,希望話畀香港人聽,我哋係有能力去令香港變得更加好,但係主導權似乎不在我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