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拒發指引 許樹昌:世衞也無準則

政府拒發指引 許樹昌:世衞也無準則

【本報訊】外界批評政府接種疫苗指引不清晰,一度有消息指,衞生署昨日會發出具體接種疫苗指引,但最終未見指引出爐,取而代之是香港內科醫學院發表的聲明,內容極簡單,僅指若慢性病患者感到不適,或其醫療狀況未受控,便應押後接種。學院委員解釋,現無科學證據證明血壓或血糖指數超過某指數,便不宜接種疫苗,若以劃一數字作界線「會累咗好多人冇得打」。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日前接受D100網台訪問時透露,衞生署將發出指引表列不適合接種武肺疫苗的情況,供私家醫生及市民參考;例如列明血壓長期達160/100以上,血糖HbA1C數值長期達10以上等,均不適合或須延遲接種疫苗。

劃一「累好多人冇得打」

據悉,衞生署早前諮詢內科醫學院制訂指引的意見,但學院前日開會,有共識認為難以單一數字決定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故最終衞生署沒有發出相關指引,取而代之由內科醫學院作出聲明。

有關聲明指出三點,包括學院鼓勵公眾接種疫苗;慢性病患者接種疫苗帶來的好處,遠超疫苗產生不良反應的潛在風險,不良反應屬非常罕見;若慢性病患者感不適,或其醫療狀況未得到滿意控制並需及早求醫,應延遲接種疫苗。

內科醫學院委員許樹昌表示,世衞、美國疾控中心及新加坡等海外內科機構,都無用「cut off」(劃線)數字來決定民眾能否接種疫苗。內科醫學院前日開會後,也認為若以劃一數字決定不宜接種疫苗的人士,「會累咗好多人冇得打」,故衞生署不會發出指引。

許樹昌續稱,無科學數據證明血壓或血糖超過某個指數,便不宜接種或接種不安全,很多長者因血管硬化,上壓會超過150或160,「呢類病人周街都係,如果貿貿然定咗一個數唔畀人打針,反而令到佢哋冇得打」。至於肥胖、有吸煙習慣及高血壓等,是患心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