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反彈之路一波三折。美國10年期債息於亞洲昨午後時段再穿1.6厘,令科技股尾段急跳水。禍不單行,市場傳出騰訊(700)成為內地監管機構下一個槍頭瞄準的對象,股價大跌4.4%至650.5元,騰訊在美ADR再跌至約640元,拖累大市之餘,同時燃起市場對監管風險升溫的憂慮;加上撐起大市的舊經濟股因疫情籠罩而走弱,新舊經濟股「無運行」下,恒指昨日失守29000關。
分析指,新舊經濟股同樣表現不振屬近期跌浪中少見,「宜睇多一日市況,去判斷係恐慌性拋售,定係大市轉勢」;後市要留意美股走勢及內地會否釋放流動性,若恒指跌穿1月29日低位28259點,技術上為明顯的「頭肩頂」格局,跌勢仍未止。
美國債息昨下午約3時46分突然抽高,並在15分鐘內飆升至1.6089厘高位,恒指跌幅即急速擴大至最多678點,低見28707點,穿10天線(昨處29111點)及50天線(昨處29128點)。恒指收報28739點,跌645點;恒指公司季檢收市後生效,成交略增至2,254億元。受累疫情反彈,地產股、零售股腳軟。新世界(017)跌1.2%,報39.9元;莎莎(178)跌2.1%。金融股亦拖低大市,滙控(005)及平保(2318)齊跌逾2%。
科技股負面消息浪接浪。騰訊或成金融監管當局下個整治目標。外電引述消息報道,象徵性的罰款僅是個開始,騰訊可能被要求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涵蓋其銀行、保險、支付服務業務。騰訊尾市轉跌4.4%,以全日最低位650.5元收市。
市場關注騰訊的業務發展及股價走勢會否步上阿里巴巴(9988)旗下螞蟻集團後塵。皆因螞蟻自上市觸礁後,已遭受內地多番留難及嚴厲打壓,旗下金融科技業務亦被整治至面目全非,並拖累母企阿里股價一沉不起。該股由11月初螞蟻出事一刻,至昨日仍挫近25%。另外,螞蟻有人事變動,胡曉明將辭去行政總裁一職,日後負責螞蟻生態社會公益相關項目,董事長井賢棟將兼任CEO。阿里走低0.7%至226元。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表示,騰訊年初至今股價較同行硬淨,此利淡消息不排除令短期沽壓加劇,「市場本身諗住反壟斷、分拆資產等唔關騰訊事,但現時罰款佢都有份,或有追跌嘅狀況」,走勢跟大市一樣「穿頭破腳」。在消息未獲證實下,投資者只能見步行步,可定下止蝕位作風險管理,「穿100天線(630元)點都要走」。
北水淨流入跌至32億元,並力掃小米(1810),涉資逾30億元。小米啟動百億回購,股價升4.1%至22.75元。另外,上海證券交易所昨調整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單,共調入20隻股份,包括藍月亮(6993)、泡泡瑪特(9992)等,自下一個港股通交易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