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立足36年的UA戲院隕落,令香港戲迷欷歔不已,不過座落於堅尼地城的高先電影院卻令電影界重拾曙光,董事總經理曾麗芬(Winnie Tsang)出錢出力撐本土電影,在風雨飄搖環境下開戲院,更首度將抗爭紀錄片《理大圍城》搬上商營戲院播放,被黃修平稱為電影業俠女的Winnie,勇字當頭,行事作風「人棄我取」,多年來排除萬難實現電影夢,箇中有血有淚。
撰文:何永寧
攝影:仇志德
武肺疫情重創電影業,當UA戲院因蝕錢抽身全退,曾麗芬卻眾人皆醒我獨醉,在堅尼地城開戲院,逆巿下投資拍本土電影。高先曾投資的有陳果導演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及黃修平導演的《狂舞派》等,行內人講笑話Winnie近年講得最多一句是「我搞掂」,不少新晉導演會找她幫手籌集資金,Winnie笑笑口反問︰「邊個講㗎?係咪黃修平呀。」她因為欣賞黃修平對電影的熱誠,最後投資拍《狂舞派》,大收1,316萬。
Winnie說拍片及揀片喜歡「人棄我取」,所以新導演都愛找她合作,遭黃修平於訪問中形容她為現代俠女︰「Winnie喺我心中係俠女,係低調、但能量好大嘅俠女。當時佢同我哋講咗一句說話『人哋覺得唔得嘅,我最鍾意做』,我覺得呢句話好有型,係默默做,相信有價值、對嘅事情,佢就會低調咁做。」而俠女精神亦體現在她夠膽於旗下戲院上映抗爭紀綠片《理大圍城》,並為電影發聲平反,肯定它的價值。
高先電影成立初期以發行為主,Winnie自滿打得最漂亮一仗,是90年代在嘉禾時引入日本片《搶錢家族》︰「嗰時得灣仔影藝戲院上,做咗524日收1,100幾萬,打破香港電影上畫最長紀錄,用3萬美金(約23萬港元)買斷,仲唔使分紅。」1992年她再憑《五個相撲的少年 》闖佳績,引發發行商搶購日本片,但Winnie又即轉向泰國片,因《鬼眼》及《鬼妻》再大賣,被陳善之起了「鬼婆」外號。談到電影發行,Winnie不得不提2015年的抗爭片《十年》︰「要講番嗰時《十年》香港唔係我哋發行,因為冇戲院同佢做。開頭係一間戲院做,後期做到好多院線加入,突然就冇咗戲院,佢哋嚟搵我哋,仲有邊啲可以做,高先就同佢哋做iTunes、Google Play,我哋係負責海外發行,本地發行喺佢哋自己搵院。」
搞戲院一直是Winnie的夢,在影圈數十年差不多每個崗位都涉獵,單單未搞過戲院。正當人人認為戲院沒可為,她再次發揮人棄我取的「拼勁」︰「從發行角度,有間戲院可以排自己鍾意嘅戲,自由度大。」疫情下開戲院有難度,Winnie試過有兩位大股東去年退股,驚過,最後問題解決︰「有冇諗退休?起碼要做十年,因為呢間戲院至少十年。跟住姨甥Felix接手,佢比我更愛香港電影,係我接班人。」戲院上月已開幕,她表示第二間陸續有來。
Winnie當年自商學院修畢秘書課程就入嘉禾︰「嗰時聖心讀秘書科,校長介紹我入嘉禾,呢份係第一份亦係唯一一份工,爸爸又介紹我入長江(實業)做秘書,當時長江請咗我,但我唔想囉。面試見我嘅係李嘉誠同洪小蓮,入到去爸爸同李生講『我個女,啱啱畢業』,李生話『好吖......』,跟住叫爸爸帶我見另一位主管。入到去都驚驚哋,唔記得自己講過乜。」Winnie對首富印象模糊,只記得李生很和善、面帶笑容。她最後揀了電影路,被派往嘉禾旗下的泛亞電影負責海外發行、買賣片的部門當秘書,近水樓台下開始買賣片、宣傳及排片上映,當幾任泛亞主管離職後,Winnie頂硬上接手︰「1982年公司升我做主管,跟住去康城買片,其實完全冇買賣片經驗。」
Winnie記得在嘉禾年代,只要午飯時間撞到洪金寶就注定有食神,大哥愛拉隊到尖沙嘴的樂宮樓食飯,一開就兩枱,反而成龍較少請食飯︰「大哥鍾意同我哋傾偈,以前公司較細,人少好好玩,許冠傑試過聖誕節坐喺reception彈結他唱歌。」好景不常,1998年嘉禾決定解散宣傳部,她眼見10幾位同事面對失業徬徨,跟公司商量自組公司請回原班人馬,替嘉禾做發行宣傳,Golden Scene才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