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署報告:47人入院全接種國產針 首宗打科興面癱 瞞足一周

衞署報告:47人入院全接種國產針 
首宗打科興面癱 瞞足一周

【疫情大反彈】

【本報訊】武肺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兩周,衞生署發表第一期總結報告,截至周日(7日)錄得71宗異常事故,當中47人須住院,全部接種科興疫苗。報告亦公佈被隱瞞多日的首宗面癱個案,一名69歲男子接種科興疫苗後流口水及面癱,專家委員會將進行因果關係評估。

衞生署昨發表武肺疫苗的安全監察第一期總結報告,截至本月7日,全港共接種91,818劑科興疫苗,發生69宗異常事件,出事率為0.075%;復必泰疫苗接種1,207劑,發生兩宗異常事件,出事率為0.166%。個案包括本港首兩宗死亡個案,另有47宗住院個案,全為接種科興疫苗,涉30男17女,年齡介乎30歲至90歲。

報告中公佈兩宗接種科興的異常事件,一名患高血壓的69歲男子,3月6日中午12時50分於中央圖書館接種接後,約兩小時後發現左眼不適,不能完全合上眼,翌日左邊嘴流口水、左眼無眼水分泌。男子當日到律敦治醫院急症室求醫,初步診斷為貝爾面癱,3月8日出院。

另一宗為患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的74歲老翁,3月1日接種後,六日後因左邊身乏力及言語不清被送往屯門醫院,初步診斷為中風,情況穩定。

■衞生署助理署長陳凌峯(右)指初步評估面癱個案與疫苗無直接關係。資料圖片

助理署長賴市民不關注

衞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表示,上述個案仍要收集更多資料,包括病人本身神經病理學報告等,暫時未完全確診為貝爾面癱,初步評估認為與疫苗無直接關係,可能由神經病學所導致,將交由武肺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評估。

面癱個案發生於上周,衞生署一直未有公佈,陳凌峯辯稱,市民不是特別關注面癱,所以無就個別個案對外作解說,政府不想塑造成注射疫苗會導致面癱,需待下周一才有更多詳情。

陳續稱,衞生署已檢視約20宗疫苗後異常個案,絕大部份初步分類為與疫苗接種因果「一致」及「不一致」兩類。其中一宗「一致」個案為38歲男子,2月28日於中央圖書館接種科興疫苗,約半小時後頭暈、頭脹、左上臂及下肢無力等狀況,亦有血壓上升問題。署方檢視後,初步認為血壓上升屬打針後緊張反應,而其他症狀則符合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與疫苗接種因果關係一致。

下周一審視新死亡個案

至於「不一致」個案為一名90歲老翁,2月27日接種科興疫苗後頭暈及腳軟,其後不慎跌倒,盆骨骨折,3月5日接受手術。陳凌峯解釋,暈眩等情況有可能與疫苗接種有關,但跌倒並非直接由疫苗導致,按照判斷標準,屬與疫苗接種因果關係不一致。

陳凌峯強調,以上個案屬署方初步檢視,須由專家委員會作最終判斷,分類結果可能有所不同。專家委員會將於下周一開會,屆時會一併審視新增的打針後死亡個案及上述懷疑貝爾面癱個案。

此外,各接種中心周四錄得八宗送院個案,其中七宗已出院,一宗留院觀察。該宗留院觀察為64歲男子,在曉光街體育館接種科興疫苗後心悸及呼吸困難,送往聯合醫院,情況穩定。另一名30歲女子到元朗體育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出疹,送往博愛醫院,情況穩定。經治療後,該女子不遵從醫生勸告自行出院。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