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當47人案開審,法院外總有人通宵輪候旁聽籌號。昨晨天氣乍暖還寒,排頭位的鄭先生孤身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門外排隊。破曉時分的西九庭外一片寂寥,長夜裏除了同樣輪候的記者,陪伴他的就只有他那件領磨起毛粒的深藍色外衣,與截查他身份證的警員。昨日保釋案的結果再度讓他失望,他說本案是他聽過最令人傷感的案件,「法庭好似唔再係追求公義嘅地方,而係消磨意志嘅地方。」
記者:曾雪雯 陳紫晴
將近退休的鄭先生家住北區,昨日凌晨零時,他已抵達西九龍裁判法院門外等候法庭派籌。上周47人保釋案開審後,他被47人的陳詞觸動,就前來旁聽,目睹呂智恒養母淚崩一幕。47人案開審首日,庭外曾有過百人排隊,但昨日凌晨庭外只餘他一人,他不無感慨,「香港人支持力度短暫,Day 1好洶湧,但今日又好少人。」
長夜漫漫,鄭先生靠與友人傳短訊消磨時間,「覆吓message好快過」。直至凌晨4時,第二人出現。鄭先生始託對方代「霸位」後,即跑到鄰近公園洗手間如廁。
早上6時許,戴黑色口罩的Peter來到,坐在庭外石壆上。自周梓樂死因庭開審後,他逐漸變成旁聽師,上周開庭後每天均到法庭聽審。前日Peter到高等法院旁聽,在升降機中巧遇黃碧雲丈夫佘雲楚,他隨即向對方說連日來亦有為黃碧雲祈禱,對方回以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他已為之動容,「同食花生唔同,(旁聽)見到人同人嘅互動。」
東區區議員韋少力亦早早抵達西九龍裁判法院,「想入內庭見下袁嘉蔚、區諾軒佢哋」,說時語帶哽咽。按她過往經驗,須於清晨6時半開始排隊才有機會進入法庭旁聽。47人案中,有四名被告為東區區議員,包括鄭達鴻、徐子見、李予信及趙家賢,韋少力希望能支持區議會同事。她說,區內街坊連日來轉交信件予還柙的民主派人士,「有街坊放工嚟office寫一個鐘信」,至今她辦事處已收到近30封。
天色漸亮,東京街隨頭班車開始變得車水馬龍,旁聽師陸續抵達法庭。西九龍法院昨日除21名民主派人士因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外,亦有11.18理大暴動案提堂及7.28上環暴動案審訊。9時開庭前,近百人於庭外排隊聽審。附近一帶停泊多輛警車,大批軍裝及便衣警駐守,並於多處掛起橙帶封鎖。法庭保安把人龍分兩批,21人保釋庭隊伍沿東京街西往英華書院外排隊,理大暴動案人龍則沿通州街往荔枝角方向排隊,高峯期人龍逾70人,繞過庭外兩大花圃。
人龍中還有黃先生(化名),他的朋友因理大暴動案被還柙至今,每當朋友上庭,他都會到場支持。「有心理準備唔知幾多年後先有得再見」,只有21歲的他說。
下午1時,隨21人保釋申請逐一被拒絕,記者庭外重遇通宵等候的鄭先生。他離開法庭神情難掩落寞,形容這是他聽過最令人傷感的審訊,尤其案中被告須為保釋否定自己過去二、三十年努力的目標,從此與政治生活割離。「法庭好似唔再係追求公義嘅地方,而係消磨意志嘅地方。」他說只能量力而為,做好自己,「只要我仲做到嘢,我就會捱落去。」
長沙灣下午氣溫回升至近28℃,庭外仍舊有「送車師」送囚車。大批警員沿通州街阻礙他們,每當有送車師聚集,隨即驅散。警方又無故拉起橙帶封鎖,截查三名女子及途人,送車師不忘吶喊聲援囚車中的抗爭者。一位女士不滿警方阻礙她送囚車,與警方口角,十名警務人員隨即重重包圍,截查盤問。
梁晃維中學教師林老師也在送車行列中,一直眉頭緊皺。林老師昨晨8時半已來到排隊旁聽,說是給學生打氣,「(我)一路都撐佢㗎」。林老師讚揚梁中學時期乖巧、低調,對香港充滿熱誠,「未畢業嗰陣已經活躍,喺學生會服務,一路關心香港嘅發展。」
眼見學生為爭取公義,卻面對牢獄之苦,林老師說:「整體真香港人其實都明白,去到咁嘅情況,活在戰爭,大家都預咗喺每個角色上盡量付出,佢(梁晃維)亦盡咗佢嘅使命。」瘦弱的林老師在通州街舉起手機亮着燈光。他其實不知道那一輛囚車內坐着自己認識的23歲學生,但他還是默默為每一輛遠去的囚車拍下照片,再向下一輛囚車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