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民主龜速路 一夜倒退

36年民主龜速路 一夜倒退

【本報訊】全國人大一個決定,令香港數十年民主路一夜倒退至殖民時期。民主黨李永達、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由上世紀80、90年代開始,分別參與築起和見證這條本已崎嶇民主路,今天不無欷歔。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形容,人大「決定」將香港民主進程倒退至1985年,即港英政府公佈《代議政制綠皮書》之前。換言之,港人36年來民主路上龜速前行的腳印,一朝抹殺。

李永達80年代加入政壇,他曾當面向英國前外相賀維示威,不滿英政府在中英談判出賣港人。港督不是港人選出,中共推銷《基本法》的字眼是「港人治港,民主治港」,對剛大學畢業的他很鼓舞,「你想像,香港領袖同立法局可以由普選產生」。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李永達︰當時睇唔到中共策略性開明

80年代初政治氣氛寬鬆,李多次投身爭普選運動,他其後加入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六四事件前後,察覺中共所想的民主與港人理解不同,總有一日中共會兌現承諾;又引述已故民主黨創黨成員司徒華形容,民主路注定漫長曲折崎嶇,心想即使不順利,「20,30年夠喇啩」!

轉眼30多年,香港不但沒有普選,且面對國安法、新選舉法,李永達說近年經常反思,「當時太信共產黨,睇唔到佢哋係策略性開明,因為簽署聯合聲明時港人好抗拒共產黨」。回望過去,中共從來無打算給港人民主?他坦言「可能呢個先係真象,中共最真實嘅面目」。

蔡子強由1995年立法局選舉,一直觀察和分析香港選舉,2016年已經是第七屆。人大決定改變遊戲規則,蔡子強坦言沉痛,「一步返去回歸前」,「可能得返黃成智、狄志遠,咁市民仲出唔出嚟投票?」

蔡感嘆,「(北京)唔止剝奪選舉制度,連學術研究都奪走埋」。人大落決定一刻,他與同事討論過往研究的選舉數字和資料,「全部冇用,以前講六四比例,以後仲有意思?」以後多少人還願意投票亦是問號。若2022年還有立法會選舉,仍可叫「選舉」嗎?蔡子強說:「一定唔係我哋理解、民主自由嗰種直接選舉。」硬要說「選舉」,就要在前面加「香港特色」。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