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科網股巨頭京東(9618)昨日公佈去年業績,收入按年增長29.3%至7,458.02億元(人民幣.下同),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純利為168億元,較2019年度上揚57%,比市場預期為佳。京東美股昨開市升5.45%至94.2美元,較京東港股折合高水1.29%。
據彭博數據,分析員對京東去年收入預測的平均值為7,416.97億元,Non-GAAP純利則為161.53億元,京東成績稍稍跑贏預期。其他數據方面,經營利潤為123億元,較2019年上升36.67%,連同其他淨額和損資收入等,整體純利按年升逾3倍至494.05億元。
京東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京東在去年第四季中,持續推進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戰略,不斷豐富公司收入的多樣性,將持續投資於創新、高增長潛力的業務,以助力公司長期可持續地增長。據京東業績通告,除了本業京東零售,還有4個新業務,包括京東健康(6618)、京東物流、京喜事業群和京東產發。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許冉表示,京東物流已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表格,並正在推進京東產發A輪融資。
京東零售業務去年覓得時裝品牌Prada和Miu Miu合作,首度試行「廠直門店賦能」模式,即把Prada和Miu Miu線下店舖庫存和京東平台系統對接,用戶可以在京東平台上選購品牌的門市產品。京東管理層續指出,集團近期宣佈成立「京喜事業群」,」整合了社交電商平台「京喜」、便利店業務「京喜通」和社區團購業務「京喜拼拼」,目的為深耕和擴大在下沉市場的影響力,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等。
京東旗下的網絡金融平台京東數科去年傳出上市消息,惟內地政府去年11月開始收緊行業監管,京東數科的上市也沒了下文。京東未有在業績通告中就京東數科上市進行展望,而是回顧期內京東數科參與人行的數碼人民幣試點工作。
業績公佈後,京東在美開市造好。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認為,投資者最關注京東的利潤率和賺錢能力有否上升,本來憂慮京東去年加大在生鮮超市的基建投資和宣傳開支下,令第四季利潤率下降,惟最終按年有升幅,成為驚喜。此外,譚指京東Non-GAAP純利符合預期,現金流有進步,加上美國科技股反彈,俱利好了京東股價。
譚智樂補充,京東業務模式與阿里(9988)和拼多多不一樣,惟規模比阿里小得多,除了基數效應下可有較高增速,且成為反壟斷目標的機會亦較小。相對拼多多,京東則有穩定現金流,毋須燒錢建立主業。因此,譚認為若要押注內地網購平台,京東是三者中較為平衡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