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聚焦】
【本報訊】香港被美國傳統基金會從經濟自由度指數剔除,與澳門一同列入中國一併評分。財政司長陳茂波日前去信《華爾街日報》重申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及經濟自由,結果遭《華爾街日報》「打臉」。其編輯部昨刊出評論文章回應,指一國兩制已不存在,呼籲陳不必再游說國際社會香港沒有改變,「真正掌管香港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指陳只是為習充當公關。
評論文章以「香港的幻術師(Hong Kong’s Illusionist)」為題,開首即提到「我們幾近同情陳茂波」,形容他的艱巨任務是要否認所有人都看清的事——中共正以自己的想法重塑香港。陳搬出香港仍有一國兩制的說法反駁傳統基金會,但文章指2017年外交部已宣稱《中英聯合聲明》已是歷史文件,因此當中提及要保障一國兩制的條文已不存在。文章指陳茂波試圖令人相信,香港無論受到怎樣的政治打壓,經濟自由將繼續存在,「但中國並非新加坡,在中國的異見分子可被消失。」
文章更引用夏寶龍早前「愛國者治港」言論;並提到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違反國安法被捕,至今仍被拘留,認為這是推翻普通法下的保釋推定。
文章又以北京曾要求國泰航空禁止曾參與反修例示威的員工進入內地領空,以及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威脅杯葛未表態支持國安法的滙豐銀行,指中國正指揮企業董事局,反問香港是否仍有經濟自由。最後該文建議陳茂波不要再試圖說服國際社會香港仍是以往的香港,並請他接受現實,指他只是為「真正掌管香港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充當公關。
《華爾街日報》發文打臉陳茂波,香港網民一致叫好,有留言指:「我哋已接受現實準備移民,香港政府仲未接受現實,以為真係管治緊香港?」,亦有留言指:「我唔明點解香港政府要如此在意國際對香港睇法。」建議陳茂波求助中國,增設「孔子經濟排名指數」,香港或有機會登上第一。
陳茂波日前向《華爾街日報》投稿,重申香港在商業、貿易及財務自由方面於經濟自由度指數中一直名列前茅,稱指數無視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被排除在外僅是出於政治偏見。
經濟學家羅家聰形容,陳茂波此舉為自取其辱,又指《華爾街日報》文章的直白反映即使陳茂波為香港第三把交椅,「美國都唔放你在眼內」。羅家聰認為,美國報章掌握民情脈搏,文章顯示普遍美國人亦不滿中共對香港政策,認為中美關係短期內未必有改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