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聯合書院英文系師弟程鼎一讀書時本無英文名字,畢業後考入國泰航空,同事皆有洋名,他徇眾要求,想起在中大時外國同學稱他為阿鼎(Daine),於是以此為名,但有不少人誤寫為Diane,以為程鼎一是個女孩!後來大名鼎鼎的夏志清教授來港,與程氏父子一起午餐,夏志清說,把那個i字拿掉,叫Dane就好了,有大詩人就叫Dane。
少時候能與大教授吃飯,自然是家有淵源。程鼎一父親程靖宇,民國三十六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學院史學系,當年的校長就是胡適先生。程鼎一曾祖父程商霖,在清末官至兩淮鹽運史、湖北漢關監督,祖父程嘉堯,著名律師。靖宇先生授業於陳衡哲,陳寅恪,頗得胡適器重,常有書信來往。
程鼎一把先父的「新文學家回想錄」重新出版,請金耀基教授在封面題字,由此書紀述靖宇先生耳聞目睹的民國學者逸事,有極可觀之處,學術上,可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提供不少補充資料。此書談及的民國文人,皆有盛名,如趙元任、楊步偉、劉文典、沈從文、吳雨僧、馮友蘭、潘光旦、梁實秋、傅斯年、曹禺、老舍、冰心、俞平伯、徐志摩、聞一多、朱光潛、陳衡哲(北大第一位女教授)等等,當然還有他的恩師胡適。他痛罵朱光潛浪得虛名,心胸狹窄,排擠英才,可謂妙品。
近月不少人談愛國,真正愛國者治港。何謂真正愛國者,當權派還是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只知道愛國者必然是聽黨話、跟黨走,敬畏中央就是了。在今聖嘆筆下,胡適是一位真正愛國者,只做不說;書中(144頁至177頁)提到胡適先生愛國,以行為表現。今聖嘆某年知道香港大學中文系有一個中國近代史的講師出缺,欲謀此職,寫信給胡適請他寫推薦信,誰知胡適回信婉拒,說牛津大學欲聘請他為特別講座教授,他不接納,原因是英國最先承認中共,斷絕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他不想從英國的後門(牛津)進入英國,而港大也是英國大學,他不願意主動寫推薦信,只准今聖嘆應徵時寫上諮詢人胡適的名字。後來中共批鬥胡適,連紅樓夢專家周汝昌、俞平伯也受牽連,周俞提及胡適便寫「胡適之流」及「某君」,胡適寫信給今聖嘆表示諒解周俞的處境,其寬宏大量之處,非常人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