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指引將出爐 列明長期病數值 衞生署:煙民或不宜打疫苗

臨床指引將出爐 列明長期病數值 
衞生署:煙民或不宜打疫苗

【武肺第四波】

【本報訊】國產科興疫苗上月26日開打,至今錄得至少三宗接種後死亡個案,引發cut針潮,醫生亦投訴目前缺乏清晰指引,讓醫生判斷哪些情況不宜接種疫苗。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透露,衞生署數日內會發出指引,清晰表列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況,包括血壓高於160/100、糖尿病HbA1C數值長期達10以上、長期吸煙,及自知或懷疑患冠心病人士等。

醫學會會長蔡堅昨在商台節目表示,衞生署未清楚制訂臨床接種指引,「𠵱家嘅指引係冇咩指引,靠(私家醫生)自己想像出嚟,自己有自己一套講法」。即使醫生有能力判斷長期病患是否「病情受控」,惟科興疫苗的數據不足,難以決定適合打針的標準。他引述私家醫生對他反映接種疫苗有憂慮,傾向索性建議病人不要接種疫苗,但這種做法不理想,會影響接種率,難以達到群體免疫的目的。

私家醫生對接種疫苗有憂慮,希望衞生署可制訂臨床指引,方便醫生判斷預約者是否適合接種疫苗。蔡堅舉例指,新加坡當局已制訂接種德國BioNTech疫苗指引,指明患有糖尿病、血小板低、免疫系統有問題,或曾移植肝腎等人士不應接種。

同一節目上,西醫工會流行病委員會主席陳培光亦指,私家醫生現時有建議個別長期病患者暫不能接種疫苗,但認為標準不算清晰,例如接種者若患有糖尿病、三高問題等,難以定義何謂「控制得好」,建議政府訂立準則,清晰指出甚麽情況不能接種疫苗。

■孔繁毅指長期有吸煙習慣和患冠心病人士不宜接種疫苗。

孔繁毅稱首名死者堅持打針

孔繁毅接受D100網台《左右大局》訪問時透露,衞生署將於數日內發出指引,清晰表列不適合接種武肺疫苗的情況,供私家醫生及市民參考。他舉例指,若長期有吸煙習慣,運動時有胸口痛或氣促,自知或懷疑患冠心病,則不宜接種疫苗。指引亦會清楚界定長期病患者不宜接種疫苗的指標,包括血壓長期達160/100以上,血糖HbA1C數值長期達10以上,或有甲狀腺問題,以上病情未能透過藥物控制,均不適合或須延遲接種疫苗,直至成功控制病情。

據了解,政府或最快明日公佈給予家庭醫生接種疫苗的具體指引。孔繁毅指,疫苗中心有醫護人員駐場,接種者有責任如實反映自身病況。對於首宗死亡個案死者患冠心病卻仍然成功打針,他認為當中不涉及失誤,當時醫護人員有按規定詢問,但死者「好想接種疫苗」,未有明確講述自身病情。

本港疫苗接種計劃安排60歲以上長者為優先人群,做法與內地大不同,孔繁毅稱,內地並非認為長者不適合接種,只是兩地接種策略不同。科興疫苗不建議長者接種,只是因為臨床數據較少,但本港專家審視後認為18歲以上人士可以安全接種,加上長者屬於高風險感染人群,因此安排優先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