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下,大批市民行山但意外倍增令人關注,昨日更有行山老手魂斷飛鵝山自殺崖,疑迷路跌落山腰位置的佇鷹石,曾登上珠峰的本港攀山專家黃偉建稱,發現事主的佇鷹石位置並非正常山路,多碎石難行,要用繩攀爬,難度「超越星級」。其實佇鷹石又名靈鷹石,或鵝肚坑、或鵝肚棧道,而鵝肚是最險惡之地,鵝肚棧道貫穿多條險脊,「嗰個位好多名,已經超越星級以上,因為係要爬」。
他指,自殺崖在天朗氣清時視野廣闊,可望見佇鷹石置,但其實兩者相距數百米,「普通遊人唔會行去嗰度,落山更危險」。近日有天雨,山野間大霧,事主可能「搵路行返落山時行錯咗」失足釀慘劇。他提醒市民別挑戰網上的所謂「考牌路線」,又指「坊間有啲山友,行過一次就帶其他人行,但其實佢哋未必有專業知識」,十分危險。
飛鵝山自殺崖景色壯觀,2015年香港青年攝影師袁斯樂在自殺崖拍攝的〈野孩子追夢的世界〉照片,獲《國家地理》雜誌台灣賽區青少年組冠軍後更成為打卡熱點。惟位於飛鵝山南脊山頂的自殺崖,是飛鵝山最險要懸崖,有多個70至80度斜度峭壁,全為碎石。有指自殺崖之名,是殖民地英軍攀爬該山崖時因其險要而起名「Suicide Wall」,後來中譯「自殺崖」。
去年疫情下有不少市民行山郊遊,全年至少19人在山上喪命。消防處指去年需要消防員攀山拯救的個案超過600宗,較前年大增近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