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減價 內地連續兩月通縮

豬肉減價 內地連續兩月通縮

【本報訊】受疫情打擊,內地連續兩個月輕微通縮。中國統計局公佈,本年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下降0.2%,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當中食品價格下降0.2%,非食品價格下降0.2%,消費品價格下降0.3%,服務價格下降0.1%。1至2月平均CPI按年降0.3%。

PPI按年升1.7%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分析指,內地錄得通縮,主要受豬肉價格及食品價格下跌所拖累,「另外,年頭春節好多外省工人冇返鄉,內地亦唔鼓勵消費,令到CPI呈現負增長」。他又推測,通縮只屬臨時性,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而近期內地工業等經濟數據、進出口數據及生產物價指數表現不錯,故此人民銀行亦不會輕舉妄動改動貨幣政策,但今年內加息可能性將大減。

事實上,內地食品價格由上月上升1.6%轉為下降0.2%。食品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豬肉價格下降14.9%、雞肉和鴨肉價格分別下降8.7%和2.6%,降幅均有收窄;羊肉、水產品和雞蛋價格分別上升7.5%、5.9%和4.3%,升幅均有擴大。

至於內地上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升1.7%,升幅較1月擴大1.4個百分點,連升兩個月。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國際原油價格續升,亦帶動石油相關行業價格向上,國內需求及國際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上升,令金屬相關行業價格向上。

另外,人行公佈,內地今年2月新增貸款為1.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多過預期的預估為9,50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億元,預期為9,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