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應存爭議 保險難索償

不良反應存爭議 保險難索償

【本報訊】接種武漢肺炎疫苗吉凶難測,有保險公司聲稱向客戶提供「疫苗副作用特別保障」,在保障期內因受保的接種疫苗不良反應,可獲每日1,000元住院賠償,最多1.5萬元,身故賠償則為25萬元。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提醒消費者,坊間疫苗保障均以市場推廣為主,偏向保守,非真正的保險產品,賠償責任仍在政府的疫苗保障基金。

業界:參考專家委員會意見

接種科興疫苗人士至今已有三死三危殆,有長期病患者接種後中風,亦有嚴重冠心病患者接種後呼吸衰竭死亡,未知會否得到政府設立的疫苗保障基金賠償。食物及衞生局回覆,獲得保障基金賠償的嚴重異常事件須獲註冊醫生證明,並由專家委員會評估為「與免疫接種因果關係一致」或「不確定」。

袁海文擔心,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判定當中四宗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或減低索償機會。

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指出,接種疫苗後產生不良反應可否獲得補償,須逐個個案判斷,保險公司一般會考慮醫療報告及主診醫生意見,若專家委員會有就某個案提出意見,亦會納入全盤考慮。

消委會提示消費者,如有意選購疫苗保險或含有疫苗副作用保障的其他保險產品時,必須仔細閱讀保單條款,留意受保障疫苗的定義、保障金額、保障期及注射疫苗後引致不良反應的賠償條款等。投保人一般須提交診斷證明書,證明不良反應因注射疫苗引致才有機會獲得賠償,如投保人本身有已存在疾病,判斷不良反應的原因可能會引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