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口(十二) - 李碧華

焰口(十二) - 李碧華

和尚沒什麼感覺也沒什麼反應。

「媽!」這是少年多少年來心中默念:自3歲母逝起,至17歲己亡,之後數不清的日子,等了又等,路人過門不入……直到和尚推門,結界解了,餓鬼群出,一家子才又「重聚」——若什麼也沒發生過,就是尋常人家代代相傳。

他很掛念母親。但「母親」已經失去一切回憶了。

亡魂與和尚面對面,這是凡塵俗世最遙遠的距離——他們隔了一道忘川,和一碗湯!

「師父,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食物、地方或人?」少年盡力在迷茫中提醒,希望對方有偶然的感觸。

「貧僧吃十方,睡天地之間,普度眾生為己任,沒特別喜惡,也不挑揀,隨天意而行。」

「無傷心事?」

「出家前後都不動心。」

「沒病痛?」

「身子骨倒很好,沒病痛。」和尚忽省得:「呀,偶爾在風寒之夜,有點頭痛,但分心不理,就不痛了。」

「頭痛是難癒的。」少年忙道:「必得在額角太陽穴位着力。」

少年把兩手食指屈曲成角狀,在太陽穴打圈搓揉,那指頭角位較硬,用力按壓更加奏效——當他還是個無力小孩時,已懂得這樣為母親減輕痛楚,她會舒服地稱讚他:「我兒日後必是個好大夫!」

他當不上大夫,但這是永遠忘不了的好辰光。和尚依照他的方式一試。

「師父,好些嗎?」

「好些了!」

一個是魄散魂離的虛影,一個是四大皆空的行者,此生終有最密切的交集,所有緣起緣滅都是天意……

少年上路了,回望和尚:「一家子的焰口餓鬼就靠師父伸出援手超度了。」

和尚回身送他:「一路好走!以德報怨必有福澤,好好把握你的新生!」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萬水千山,不知下回相遇,是何時何地何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