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峯本周一已抵達澳洲,適應時差之餘,亦開始接受14日隔離。在英國逗留短短三個月即轉戰澳洲,許解釋在英國時曾多次與同樣流亡英國的羅冠聰會面,發現二人身份近似,工作有重複,考慮到美加亦有其他流亡人士進行工作,他認為應有更好的分工,於是決定遠赴澳洲,因為當地暫未有較強政治能量的流亡者。他笑言:「戰場係全世界,每個地方都需要放一個吉祥物!」
許續指,澳洲、新西蘭與英國一樣,同為五眼聯盟要員,兩國在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及貿易上,與北京有不少矛盾及拉鋸,期望透過游說工作,讓兩國有更強硬的對華取態,對香港的自由有更強的支持及實質行動,首要是希望兩國可落實港人救生艇計劃並提供更多簽證選擇,救助年輕抗爭者。他稱在澳洲一旦完成隔離,會立即把握時間做游說工作,並積極與澳洲的港人手足會面。
許智峯去年底宣佈舉家流亡英國,矢言不會申請政治庇護,寧願四處漂泊,想法至今未改,今次入境澳洲亦是以旅遊簽證,可逗留當地一年。他堅持除非日後別無選擇,否則申請庇護將是其最後的選項。
許在社交平台亦稱決定到澳洲,部份原因亦因為家人於澳洲有較多親友,支援更多,較易適應,安頓好家人之後,自己便可專心為水深火熱的香港繼續打拼。
許指澳洲在疫情下實施嚴格入境管制,原先預計最快數月才能成行,其後本着一試向澳洲政府申請,不料極速獲批以「個別情況」入境,更可自費乘坐澳洲政府專門接載海外居民的包機。惟因倉促成事,「有很多在英國進行中的工作要好快同戰友交接,亦有很多人無法一一道別,令人遺憾。」
許稱短暫留英期間,發現流亡當地的年輕抗爭者面對不少困難,「他們大多有創傷後遺症,對外界十分敏感不願見人,可能因我始終是前議員他們才願意相信我。」又因為他們大多沒有BNO,只能申請政治庇護,但因沒有證據證明而舉證困難,有些人甚至連學歷證明也沒帶來英國,「他們很擔心因證據不足而申請被拒,那就被迫離境又無法返港;就算已申請的大都無進度可言,一直在等又無法工作,一星期接受35鎊的援助金,生活上當然十分困難。」他已收集不同個案,盼打動當局為這些不在BNO保護網的一群提供「救生艇」。
流亡至今3個月,許在異鄉看着香港的局勢每下愈況,每每感到窒息,近日更因47名民主派人士被拘押而徹夜難眠,「成日都想,唔係嚟咗(英國),就可以同佢哋一齊,我寧願同佢哋一齊,死就一齊死。」他稍後將寫信給獄中戰友,告知外界聲援情況:「外面嘅人一樣痛苦,就算疫情下都冒險出嚟集會,佢哋永遠都唔孤獨」。為要向身陷囹圄的戰友交代,他矢言會瞓身未來的國際游說工作,誓要一起努力「打贏返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