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國兩會舉行期間,有建制派大肆抨擊特首林鄭月娥施政。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圖)昨在《文匯報》發文狠斥,林鄭保就業措施不及內地;而且相對被動,導致大部份求職者只能自行找工作及寄求職信,政府在就業支援上幾乎處於空白,並建議高官減半薪。
在其題為〈為民生謀福祉是「愛國者治港」的必然要求〉文章中,吳秋北又點名批評勞福局,直指局長羅致光「薪金遠高於內地官員,智力之高毋庸置疑,但就是交不出任何保就業項目。」又稱中國政府會給予受影響行業員工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及交通補貼,但林鄭政府卻未有保障旅遊、美容業等停工人員的基本生活。他形容香港政府是「放手不理,讓市場自然解決」,鮮有主動介入。
他建議政府若要開源節流,應論功計酬;而高官糧支豐厚,做事卻欠缺擔當,因此「高官人工自能減去大半,節流成功,回饋市民。」推斷若高官人工減半後,一年可為市民節省至少3,600萬元。
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認同吳秋北指控,又贊成提供短期失業援助金。他以日前UA戲院倒閉為例,「只要恢復基本營運已不至於結業,情況好似戰爭,有炸彈炸完,五勞七傷死好多人,公司又倒閉咁,早啲做就唔會搞到百業蕭條。」
去年11月底第二期保就業計劃完結,林鄭月娥上月初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示,當局無意再推「保就業計劃」;針對因疫情而失業的市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指不會派發臨時失業援助金,只鼓勵失業市民向銀行貸款渡難關。
李兆波指,12月至今年1月實為消費旺季,「年尾係重要關口,行業卻冇得賺錢,你又唔幫。」他指餐飲業捱了整整一年,政府卻不再推第三期保就業,促使最新失業率飆升至7%,創近17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