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狂舞派》問大家「為咗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夢想有價,有人遇上困難時,會選擇向現實妥協;亦有人不忘初心,默默咬緊牙關堅持追夢。人稱「蕭將軍」的香港男子排球隊隊長蕭昌鴻更是勇字掛帥,在2019年辭去人人眼中薪高糧準的懲教主任一職,與三位合夥人創立香港專業排球學校。創業首年即遇上世紀疫症,阿蕭坦言曾覺灰心,但卻未有喪志,並盼迎難而上尋求出路。
記者:許嘉明
攝影:許嘉明、洪量丰
全港學界精英賽冠軍、大專盃冠軍、甲一聯賽冠軍,另外多次在不同賽事榮膺最有價值球員,現年28歲的蕭昌鴻在排球路上,可說贏盡本地所有榮譽,惟香港排壇未有職業球隊,阿蕭在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畢業之時,一度站在人生路的三岔口,考慮到底應全職打球(見另文)、成為體育老師,抑或投考紀律部隊。阿蕭直言,本科有不少同學選擇投考紀律部隊,當時亦覺政府部門收入穩定,故投考懲教署,最終在2018年6月順利成為懲教主任(根據2018年政府資料,起薪點約為$33,320至$41,955)。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不過,在懲教院所需要輪班,阿蕭不時通宵工作後趕去練習,加上在懲教院所不能與外界聯絡,也讓他有感跟排球日漸疏離,「我那麼喜歡打球,都會很多時候不想練習,因為精神和肉體都很疲累。」他不禁反思 這是否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阿蕭在2019年8月毅然捨棄公務員的「鐵飯碗」,隨後即着手籌辦香港首間排球學校,他笑言華英中學老師周國傑對自己影響甚深,自己亦盼如恩師般以排球作媒介,令後輩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武漢肺炎去年初在港爆發,「封場」及限聚令等措施重創體育業界,阿蕭透露在疫情初期難免灰心,一直充實的生活突然變得空白一片,更教他感到迷茫,「以前在懲教署、剛辦排球學校都很忙,但突然間甚麼都停頓了,到底可以做甚麼?那時要不斷調整自己心態,想多點正面的東西,或者認真思考一下,究竟這段時間可以做甚麼,或者在排球學校可以做甚麼,然後就開始慢慢適應了。」
阿蕭有感在疫情下難以維持體能,因此決定將辦公室一半空間改裝成健身室,由徒手帶氧訓練到添置啞鈴、阻力橡筋,再訂購重訓托架等器材訓練,阿蕭發現自己對健身大感興趣,空閒時不斷看書和參考網上短片,自訂體能訓練菜單,為球季重開做好準備。
此外,阿蕭為排球學校開設網上商店,也在YouTube開設頻道,邀請鄧麗欣(Stephy)等嘉賓參與清談節目《友排傾》,希望提高坊間對排球的興趣。他也藉機請教前林大輝中學男排的學生「波仔」黃浚銘拍片及剪接的技巧,並笑言意外發掘到新興趣。
第四波疫情在上月終於放緩,本港的體育場所亦陸續重開,排球學校也於3月復課。阿蕭感激一班學生及家長的支持,讓排球學校得以捱過這段艱難時刻,「課堂又停又開,不論在室外上課、還是限聚令下小班教學,他們都很支持。其實這一年來,真的得靠他們幫助才可捱過去。」香港專業排球學校的學生來源,主要分成12歲或以下和成人班,由於坊間少有供成人學打排球的地方,故吸引不少人慕名報讀。學員Happy在兩年前初學排球,29歲的她更是創校以來首批學生,「我學打排球時蕭sir還未開學校,但我有看會長盃和甲一聯賽,已經覺得他很厲害。外界稱他為『香港第一大槌』,所以都想跟他學打球。」成人班不分男女,Happy所在的進階班共有十多人,阿蕭會仔細教導所有學生,亦會定下如分組比賽三傳之中必須有女生觸球的規矩,讓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其中。
在逆境之中,阿蕭無悔追夢,他指過往排球生涯一帆風順,現時遇到挑戰更要樂觀面對,「即使很多舊同事和親朋好友都會擔心我,覺得我不幸,剛開辦學校就遇到疫情,更差不多兩年那麼長時間。但我回心一想,雖然遇到疫情一定不是好事,但比起一些已經開辦很久的體育學校,其實我們相對成本不是很大,影響都算是最輕微,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早前電視劇《男排女將》令港人開始關注香港男排,阿蕭盼疫情過後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排球,「《男排女將》令香港人對男排改觀,原來男生打排球都可以很熱血,已經不再停留在《人妖打排球》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