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12月底黃馮律師樓被介入接管,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亦令人關注過去亦有不少律師樓被封、卻被遺忘的苦主故事。
以往本港律師樓被接管,一般要3至5年才獲解封,受影響客戶更有機會無法取回款項。
2018年被接管的張錦緜律師事務所,申索事宜有新進展,從事會計的苦主張先生(化名)向本報透露,原先申索9萬元印花稅額,惟近日獲介入代理人通知申索初步被拒,原因為「檔案內的客人按金已被全數提取,沒有任何結餘」。
根據該信件,若客戶有異議,需於14天內提供反對的理由及相關文件,否則將會以上述結果為基礎向法庭作出相關申請。張先生說:「邊有文件可以提供,情況等同比人打咗一身,仲要問對方點解打我。」
但張先生堅持反對到底,「如果可以搵到張錦緜出嚟,想問個明白,真相最重要。」
張先生2018年6月透過張錦緜律師事務所處理物業轉名,存入印花稅項約9萬元,其後該律師樓被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