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深水埗老字號興美拉鍊廠光榮結業,時裝設計師楊展在facebook專頁發佈相關消息,馬上引來行家哀鴻遍野,指香港又少一家拉鏈廠;沒想到事隔數月,同街的另一老店永發線廠本月底告別顧客。
配料雖是配角,地位卻毫不次要,楊展多年來經常到深水埗購買配料,興美拉鍊廠和北河街的德泰祥是深水埗僅餘兩家拉鏈廠,他指若服裝的拉鏈、圈扣損壞,作品便要報廢,若連最後一間都廠消失,日後如果急需買料「救亡」都難,希望同業盡量選用本地公司出品。
對於老字號結業,大南街的製衣配料天鴻製品(香港)有限公司楊旭立說,區內不少老店大多經營了數十年,有實力亦自置舖位,繼續以傳統形式經營,難免吃力不討好,「傳統一個客定10,000、5,000件,𠵱家訂十蚊、廿蚊,對佢嚟講可能嘥時間,呢啲老字號喺以前時裝業高峯期搵好多錢。乾脆賣個舖位出去仲係正數,反而養住班老夥計可能入不敷支」。
楊旭立解釋,布行、配料店生意走下坡早在十年前已發生,當時其舖位租金約50,000多元,現時跌至約30,000元,後來本地時裝業由盛轉衰,大南街有三分之一都是吉舖,加上淘寶網購熱,人們直接向內地廠商網購,不必經香港代理,生意再受挫,反而近年文青店舖進駐才恢復生氣。
雖然大南街cafe開得成行成市,但因疫症影響,業主去年減租5,000、6,000元,楊旭立未感受到有加租壓力。他認為文青客生意雖然只佔生意很小部份,但會為入貨提供靈感,「佢哋會講需要啲咩,係互動過程,我哋會因應需求去發掘。老實講呢幾年生意差咗好多,以前賣幾百、幾千件貨,𠵱家可能一個兩個五個,我就mark up一啲,量小,款式就盡量多。冇得一成不變,以前一樣嘢可以last到一、兩年,𠵱家一兩個月就要換款,要生存就要keep住更新」。楊旭立大讚店內貨品比別處更齊全,而且貼近潮流,例如有些坊間少見的六角蜂窩形絲巾扣;插扣除普通的上下插式,還有磁力吸附的斜開款式,頗具玩味。
天鴻坐鎮深水埗約18年,主力批發出口,原主力賣金屬鏈扣,但隨着區內好些賣「雞眼撞釘」的店舖結業,他便兼營各類配料。近年不少業界老字號結業,但楊旭立未感意興闌珊,「我係變化比較快嘅公司。生產唔係咁多,利潤唔可以同以前相提並論,但有成就感,想畀香港人買到。我哋呢類配件公司買少見少,學生、designer都有需求」,不過他提醒,大南街無法承受太高租金,「貴過一定水平啲人就會散,去到一倍、兩倍租,你就會毀咗呢個地方」。